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经腹三维超声(3D US)检测胎儿小脑蚓部正中矢状切面的细微结构,建立蚓部的正常值,并以此评估小脑蚓部发育情况及诊断蚓部畸形。方法利用经腹二维超声(2D US)和3D US检测16~41孕周的胎儿,观察小脑蚓部正中矢状切面上的细微结构,并测量438例正常胎儿蚓部的前后径、顶尾径、剧长、面积,各测量值与孕周的关系采用叫归分析。另从中随机抽取20例,分别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和Bland-Altman分析评估2D US和3D US测量小脑蚓部的重复性和一致性。同期连续检出小脑蚓部畸形病例28例,按照Barkovich的分类方法诊断,其中4例典型I)andy-Walker畸形(DWWM),14例变异型Dandy-Walker畸形(DWV),10例单纯颅后窝池增大(单纯CM)。评价这些病例的小脑蚓部发育情况并与病理结果等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1)经腹3D US可以观察小脑蚓部正中矢状切面上的细微结构,分叶间的裂为中强回声,分叶内部为低回声。19孕周时可显示第四脑室顶部,随着孕周增大,原裂、次裂逐渐显示清晰,分叶越来越清晰,分枝增多,至28孕周可显示小脑蚓部的9个分叶。(2)正常胎儿的小脑蚓部的面积、周长、前后径、顶尾径均随孕周的增加而增大(R2分别为0.967、0.958、0.925、0.923,P均<0.05)。(3)同一、不同医师采用2D US和3D US获得的蚓部面积、周长、前后径、顶尾径的重复性和一致性均很好,且3D US获得的蚓部面积、周长、前后径、顶尾径的重复性优于2D US,以面积的重复性最好。(4)在3D US小脑蚓部正中矢状切面上:①)DWM胎儿的蚓部缺如或面积极小,与正常胎儿、单纯CM、DWV胎儿比较明显缩小(P皆<0.05),原裂、次裂不显示,蚓部分叶不清;②DWV胎儿的蚓部面积变小,与正常胎儿及单纯CM胎儿比较明显缩小(P皆<0.01),原裂、次裂部分显示不清,蚓部分枝较相同孕周正常胎儿明显减少,第四脑室顶部变浅;③单纯CM病例的蚓部面积与正常胎儿无明显差别(P=0.743),主要结构显示清楚,蚓部分枝与相同孕剧正常胎儿无异。结论 3D US可以用来观察胎儿小脑蚓部正中矢状切面的细微结构和量化评价其小脑蚓部发育情况。3D US小脑蚓部正中矢状切面上的面积是评价其发育情况的较好指标。在3D US正中矢状切面上观察蚓部的结构和测量蚓部面积有助于鉴别DWM、DWV及单纯CM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