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困难儿童的事件性前瞻记忆:多项式加工树状模型的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ki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困难是指智力和情绪正常但在获得学习能力上存在缺陷,被医学和心理学家公认为是一种脑功能障碍,其认知加工方式可能与正常人不同。事件性前瞻记忆是前瞻记忆的一种,是指记住在遇到某特定线索或事件时做某事。前瞻记忆包括两个内部成分,前瞻成分和回溯成分。前者是指记得有某事要做(对行为的大概了解),后者是指记得具体该执行某事,或是在什么时候执行某事。预备注意加工和记忆加工理论(PAM)认为前瞻成分受预备注意加工控制,回溯成分受记忆控制。研究采用能力-差异比较法、排除法和筛选法相结合的方法从北京某中学的初一年级中筛选出21名学习困难儿童(男生13人;女生8人)和23名正常儿童(男生14人;女生9人),并使用基于双重任务的实验室研究范式的颜色匹配任务对其进行测试,应用多项式加工树状模型对其事件性前瞻记忆内部成分进行建模分析,旨在探讨学困儿童的事件性前瞻记忆能力以及内部认知加工过程与正常儿童是否有差异,进一步为在后续的教学教育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提供依据。结果发现:学困儿童的前瞻记忆能力显著低于正常儿童(p<0.05);多项式加工树状模型的结果发现学困儿童的前瞻成分显著低于正常儿童(p<0.05),而二者的回溯成分无显著差异。基于PAM理论,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学困儿童的记住执行具体事件的能力与正常儿童没有差异,但是由于注意资源匮乏或无法将注意资源准确分配到目标事件上,从而导致其事件性前瞻记忆能力差于正常儿童,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可以通过针对性性的训练其注意能力进行改善。
其他文献
对GB/T 15036.1-2018和GB/T 15036.1-2009《实木地板第1部分:技术要求》国家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外观质量、规格尺寸和理化性能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差异,分析了标准修订的原因,
本书力图通过政策法规、案主需求、社会支持、服务经验、理论实务模式、服务总标准等系统研究,为社会工作者建构中国禁毒社会工作的宏观视野。同时,依据第一手实证调查资料,
我院自1996~2002年,采用河南省洛阳正骨研究所研制的起重式外固定架,经皮穿刺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5例,随访2~3年,现报道如下.
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但其在科技创新及成果转移转化方面还 存在很多问题,如科技中介服务市场欠发达,企业承接科技成果的动力不强等.借鉴西方发达国家 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