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城镇化综合分区的科学方案研究

来源 :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xiang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城镇化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基础的地区差异很大,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不能搞“一刀切”,客观上需要坚持因地制宜、因类制宜的原则,采取差异化的城镇化发展模式.2014年3月国务院发布实施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客观上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新型城镇化综合区划方案来指导.为了突出不同类型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差异性,需要将发展条件、发展基础、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相似或相近的区域归为一类区域,针对每个区域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分别将新型城镇化主体区、粮食主产区、农林牧地区、连片扶贫地区、民族自治地区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作为划分新型城镇化发展类型区的6大空间依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叠置分析法和Arc GIS 10.1分析技术,结合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国生态区划、中国综合农业区划和中国城市群发展格局等方案,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角度将全国新型城镇化区域划分为城市群地区城镇化发展区(Ⅰ)、粮食主产区城镇化发展区(Ⅱ)、农林牧地区城镇化发展区(Ⅲ)、连片扶贫区城镇化发展区(Ⅳ)、民族自治区城镇化发展区(Ⅴ)共5大类型区,47个亚区.中国新型城镇化综合区划方案填补了国家没有新型城镇化区划的空白,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综合区划体系,有助于国家按照因地制宜和因类制宜地的差异化发展方式推进我国不同类型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可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顺利实施和推动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其他文献
  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开发区不再是孤立的政策性区域,需要加快融入区域与城市。本文从现阶段热议的产城融合概念辨析入手,以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区为例,梳
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国山水画中树的重要性的阐述,指出初学者通过干、枝、根的枯树结构分析达到树法的笔墨效果,同时强调以宋人为主的古画是学习树法的重要途径。  在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中,都少不了树,树是中国画题材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造型元素。树在也称为林木,在传统山水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即使只画树,也能形成一张完整的作品,可见练习树法是相当重要的阶段。  初学者应以枯树或冬天的落叶树作为练习的对象。没有
沙棘为胡颓子科沙棘属,是一种落叶性灌木。其特性是耐旱,抗风沙,可以在盐碱化土地上生存,因此被广泛用于水土保持;沙棘的根、茎、叶、花、果,特别是沙棘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
海水腐蚀是海洋开发所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测试比较不同区域海水的腐蚀性不仅在海洋工程选材和设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预测钢铁结构物在具体海洋环境中的使用寿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