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症就诊检出大肠癌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ql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如能早期诊断出大肠癌,可使患者存活十多年,因此早期大肠癌的筛选诊断工作非常重要.通过对我院407例大肠癌病人的分析,可以看到,因症就诊的大肠癌患者多为中、晚期,早期较少,大肠癌患者临床分期偏于中晚期肿瘤,降低手术成功率及术后生存率,与资料显示早期大肠癌预后治愈率形成鲜明对比.由此得出,推行社区大肠癌防治健康教育和采用易于在基层医院普及的适宜技术,对就诊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口服有回声造影剂超声检查在胃间质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胃间质瘤患者中选择15例,均经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患者先行常规超声检查,然后口服有回声造
膜片钳测量过程中实时监测离体细胞生存环境温度,控制生理溶液温度值对提高测量的准确性,消除温度不确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法来研究生理溶液中
目的研究低剂量螺旋CT和X线平片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6年5月接收的肺结核患者60例,对患者分别进行低剂量螺旋CT与X线平片检查,观察两种
SDSS DR8海量光谱中包含许多有研究价值的稀有天体,如特殊白矮星(DZ,DQ,DC)、碳星、白矮主序双星、激变变星等,如何在海量光谱中自动搜寻稀有天体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提出一种基于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技术在Si(100)衬底上生长了Nd∶YAG薄膜以及Nd∶Glass薄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光学掺量振荡器(OPO)以及光栅光谱
<正>慢性硬膜下血肿是指头部受外伤后3周以上才出现的血肿症状者。有的其至在头部伤后数月、数年才出现颅内血肿症状,以至于伤者都不能回忆其头部外伤史。作者单位在法医接案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