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机型PET/CT受检者有效剂量分析

来源 :2019中国医学装备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i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不同机型PET/CT不同项目检查所致受检者剂量规律,对比分析不同机型及进行不同检查方法(全身不含头扫描,局部扫描,有无胸诊及延时扫描等)的受检者受照剂量.并根据资料衡量行PET/CT检查受检者中PET部分与CT部分所致剂量的大小. 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比两台PET/CT上156例受检者的扫描数据,其中设备A为GE Discovery st-16机型(78例),设备B为GE Discovery Elite机型(78例).通过PACS查询剂量报告中CT剂量(CTDI,DLP,范围等)和扫描记录单中不同的扫描床位以及FDG注射记录单中病人身高体重及药物注射量和药物活度等进行分析和对比. 结果:PET剂量基础情况:设备A中病人体重范围42-115KG,身高范围148-180cm;注射剂量范围0.5-1.5ml:注射活度范围5.98-14.76mci.设备B中病人体重范围48-92KG,身高范围145-177cm.注射剂量范围0.5-1.2ml:注射活度范围6.05-11.87mci.CT剂量情况:设备A中胸诊序列EDct值为2.48-9.38msv,平均值5.384msv,体部CT序列EDct值3.23-10.26msv,平均7.68msv,头部CT序列EDct值0.38-0.67msv,平均值0.64msv;设备B中胸诊序列EDct值为0.67-10.83msv,平均值4.54msv,体部CT序列EDct值6.51-10.06msv,平均值7.19msv,头部CT序列EDct值0.43-0.71msv,平均值0.67msv. 结论:设备A的ct剂量高于设备B,与机型参数性能有关.病人受照剂量多数来自ct部分.头部所致有效剂量非常小,体部ct剂量大于大于胸诊大于头部,与扫描长度以及参数和管电流模式有关.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