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近十多年来,国外干涉仪的不断引入,导致我们一方面学习和挖掘其评价光学元件、波面的软件功能,另一方面,其提供的光学元件面形的技术参数与传统的、习惯的方式有较大的差异;与此同时,评价光学元件的国际标准(ISO 10110)已逐渐被国内同行了解和认同。但是,国际标准、我国国标及美国标准判读光圈是否存在差异?如何从传统的(例如,"N、△N")评价中转换和扩展到POWER、RMS、PV的表证以及波面的PV值何时采用"移出"(Remove)后的PV值来评价。借用波前"相关性"的概念可以粗略推算聚焦弥散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