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2018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新中国以来第一部专门面向教师教队伍建设的文件——《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高校女体育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任,她们的工作状态和职业态度关系到百千万大学生的体育精神塑造和身心健康发展,关系到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与学术水平。职业成功不仅与个人的生活满意度和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有正向关系,同时也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组织发展和绩效提升。探究高校女体育教师职业成功,可以为高校管理者了解女体育教师当下职业状态提供参考,对其职业生涯管理、教育培训提供指导,便于高校分类施策,定向发力,促进高质量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利用中国知网、学校图书馆等收集整理了关于职业成功、教师职业发展、体育教师等大量的文献资料,并梳理出本研究的理论支持与研究思路,为论文的分析与讨论奠定了基础。(2)访谈法:为了确定高校女体育教师职业成功感知测量指标,对高校6名女体育教师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在访谈过程中,将文献梳理的职业成功感知测量指标告诉被访教师,解释每项指标的含义,然后让被访教师根据个人的职业体会,看是否有类似性的评价指标以及如何取舍以及哪些指标需要增加或者删减。(3)问卷调查法:本研究问卷调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问卷调查确定我国高校女体育教师职业成功感知测量指标。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法,从1到5分别表示"非常不重要"、"不重要"、"一般"、"重要"、"非常重要",共发放问卷134份,回收有效问卷118份。明确了高校女体育教师职业成功感知测量指标操作化工具后,进行高校女体育教师职业成功感知情况调查的问卷设计。在问卷初稿编制完成后,请10名大学体育教师对问卷题项的多少、问卷的可读性、题项意义、题项的格式与排序等问题进行填写斟酌,根据他们的建议进行了适当的修改。在问卷定稿与调查之前,为了保证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对初始问卷进行了预调查,量表部分的总体Cronbach’sα系数值为0.907,两个维度的Cronbach’sα分别为0.816和0.904,均大于0.70。第二部分是高校女体育教师职业成功感知现状的调查样本,在山东省56所高校进行问卷发放,发放问卷500分,回收412分,有效样本371份,其中教龄在3年以下占16.2%,4-10年占34%,11-15年占24.8%,16-20年占10%,20年以上占15.1%;职称是初级的占14.8%,中级的占52%,副高级的占29.9%,正高级的占3.2%;学位是学士及其以下的占21.8%,硕士占67.7%,博士占10.5%。研究结果:(1)高校女体育教师职业成功感知的现状情况:就整体而言,调查数据显示,女体育教师的职业成功感知平均得分为3.65(取值范围为1-5分),职业满意度的平均分为3.37,职业认同的平均分为3.89,两个分量表的得分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职业满意度层面,53.6%的高校女体育教师对职业所取得成功感到满意,65.2%的教师对所取得的进步感到满意,38%的教师对目前的薪酬感到满意,29.6%的教师对职称职务晋升的速度感到满意,55%的教师对不断获得新知识技能感到满意。但是75.5%的教师"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仍然从事现在的职业",高校体育教师是很多女性体育毕业生的最佳职业选择。(2)高校女体育教师职业成功感知的特征与差异:在职业成功满意方面,教龄1-3年教师显著高于教龄4-20年教师,教龄21年以上教师显著高于16-20年教师。在职业进步和知识技能满意方面,教龄1-3年教师显著高于其它年龄阶段教师,在薪酬和晋升满意方面,教龄1-3年教师显著高于教龄4-15年和21年以上教师。在晋升满意方面,教龄4-10年显著高于教龄11-15年教师。不同教龄女体育教师职业满意度呈现"U"型关系。在知识技能满意方面,博士教师显著高于硕士教师。月收入4000-6000元的教师职业满意度显著低于其它收入组别的教师,月收入高于8000元教师职业满意度明显高于月收入低于6000元的教师,月收入8000-10000元的教师职业认同高于月收入4000-6000元和10000元以上的教师,月收入8000-10000元的女体育教师职业成功感知好于月收入低于8000元以下的教师。在知识技能满意度方面,985或211学校的女体育教师显著高于高职(高专)学校的教师。在职业满意度及各维度、职业认同和职业成功感知方面,公办高校女体育教师显著高于民办高校教师。研究结论高校女体育教师职业成功感知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职业认同程度高于职业满意程度。职称晋升和工作收入是高校女体育教师职业满意度的两个薄弱环节。不同教龄、收入、学校性质的高校女体育教师职业成功感知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学历和类型的高校女体育教师在知识技能满意度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高校要关注女体育教师群体的职称晋升通道,提升其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让体育教师成为有吸引力的专业。教育部门要加大对民办高校、高职院校的"边缘"学科教育培训项目的扶持力度,同时保障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