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同伴信任的发展及其与人格、教养方式的关系

来源 :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57482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生中,良好的同伴信任的建立是个体获得友谊等亲密关系及社会支持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主要考察了中学生对最好朋友这一特殊同伴的信任发展特点,并考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初中、高中),人格与教养方式分别对同伴信任有着怎样的影响.对来自北京8 所中学,共2575 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别考察了中学生对于最好朋友的同伴信任,青少年人格五因素,以及父母教养方式.结果发现:(1)高中生的同伴信任显著高于初中生,并且女生同伴信任得分显著高于男生.(2)人格可以显著预测中学生的同伴信任水平.在初中阶段,人格五因素中的外向性对同伴信任的影响最大(β=0.35,ΔR2=21.5%);在高中阶段,宜人性对于同伴信任的影响最大(β=0.33,ΔR2=21.5%).(3)教养方式可以显著预测中学生同伴信任水平,无论是在初中还是在高中,母亲的行为指导均是最能够显著预测同伴信任的教养方式指标(初中:β=0.26,ΔR2=10.9%;高中:β=0.26,ΔR2=15.0%).由以上结果可以得出,中学阶段的同伴信任依然处于发展中.初中时外向性得分越高的学生,高中阶段宜人性得分越高的学生,同伴信任水平的较高.整个中学阶段母亲的行为指导越多的学生的同伴信任水平越高.
其他文献
现在都讲究优生优育,所以医院里的医学检查,是每一个孕妇必须要做的,有些人觉得以前生孩子从来不做孕前检查,生出的孩子也没有问题,觉得医学检查是多余的。针对这个问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