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并探讨不同胎龄小于胎龄儿(SGA)、适于胎龄儿(AGA)两组新生儿的临床特点及围产期危险因素,旨在为临床干预小于胎龄儿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比较不同胎龄小于胎龄儿(SGA)、适于胎龄儿(AGA)两组新生儿的NOD受体(NOD1和NOD2)表达水平及介导炎症反应能力的差异,探讨小于胎龄儿模式识别受体的功能特点及其与感染的关系。方法:对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新生儿病房住院符合小于胎龄儿和适于胎龄儿诊断标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适于胎龄儿和小于胎龄儿的围产期高危因素及并发症。然后再根据胎龄和体重关系,将符合入选条件的实验对象分为小于胎龄儿组(早产SGA、足月SGA)、适于胎龄儿组(早产AGA、足月AGA)。收集其外周血:a、分离单个核细胞,通过PCR测定各种NOD1、NOD2基因表达水平;b、采用NOD1(Tri-DAP)、NOD2(MDP)激动剂分别刺激早产组(SGA、AGA)、足月组(SGA、AGA)外周血4h,应用ELISA试剂盒测定炎症因子TNF-α和IL-6的表达水平。结果:1、足月SGA羊水量少、妊娠期高血压、脐带异常、父亲吸烟、母亲妊娠期合并贫血宫内窘迫发生率均分别高于AGA组,早产组SGA发生的高危因素是妊娠期高血压;脐带异常和妊娠期高血压是小于胎龄儿高发的独立相关因素。2、足月组SGA在新生儿期疾病的发生率新生儿窒息、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肺炎、颅内出血、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和泌尿系感染均较足月组AGA高;早产组SGA较早产组AGA易并发低血糖;早产组SGA与AGA在并发新生儿窒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高胆红素血症、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等疾病中无明显差异;足月组SGA与早产组SGA在并发症中比较我们发现,早产组SGA中新生儿窒息、RDS、呼吸暂停、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NEC发生率均较足月组SGA明显高;早产组SGA在泌尿系感染较足月组SGA高。3.早产儿部分,SGA组和AGA组,其体内NOD1和NOD2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成人,但SGA和AGA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在足月儿部分,足月儿AGA组和SGA组,NOD1的表达低于成人,且SGA组的表达量低于AGA组;足月儿SGA组的NOD2表达量明显低于足月儿AGA组和成人,但足月儿AGA组和成人之间的表达量是一致的。4.针对NOD1激动剂Tri-DAP和NOD2激动剂MDP的刺激,早产儿部分,SGA组和AGA组产生IL-6、TNF-α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成人,但SGA组和AGA组之间无明显差异;足月儿部分,SGA组和AGA组产生IL-6、TNF-α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成人,且SGA组明显低于AGA组。结论:1.妊娠期高血压、脐带异常、羊水量少、父亲吸烟、母亲妊娠期合并贫血是小于胎龄儿发生的高危因素。2.足月组小于胎龄儿较足月适于胎龄儿更易并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败血症、泌尿系感染等疾病。3.足月小于胎龄儿NLRs的表达水平均低于足月适于胎龄儿组,而早产组差异不大,提示小于胎龄儿抗感染免疫应答存在缺陷。4.经NLRs受体激动剂刺激后,小于胎龄儿产生炎症因子的水平较适于胎龄儿低,提示小于胎龄儿不能针对病原体及时启动免疫应答,这可能是小于胎龄儿易患感染性疾病的高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