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写,不仅具有题写、铭刻、展示等动作含义,其背后还意味着一个文本和文化的世界。当书写运动与城市空间相结合,便催生出一种新的景观样式:书法景观。在城市景观印象中,书法景观作为新兴的应用元素和设计体裁,是最直接和最具象征意义的文化景观,其地域性、本土化和特色化,不仅能全面展示一个城市的文脉、品位和形象,而且是发展城市旅游、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方式手段。西安是闻名遐迩的古都,既有以西安碑林为代表的书法景观遗产,又有以曲江遗址公园为代表、众多利用书法元素的景观形式。这些融合传统艺术元素的城市书写,业已或正在成为古老西安和现代西安形象的文化符号。本文以西安曲江文化景区内的书法景观为例,通过对西安大遗址曲江文化景区中书法文化元素符号表现与运用之得失这一课题的研究,旨在通过对包括书迹、匾额、石刻、诗歌、雕塑、标识等在内的具有代表性书写文化符号的调查、分类和分析,对这些元素与周边人文环境关系和整体社会效益进行理论评估,并就其中得失不足加以个案剖析,以探讨传统文化元素体系开发利用与遗址景区公园建设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西安正在进行的大遗址景区规划与建设提供方法论支持,为西安"文化高地、引领西部、示范全国"的文化产业战略制定某种可操作的规范手册。本文正是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对书法景观和文化景区关系进行调研的研究性报告。从书法生态与书法地理的视角对曲江文化景区进行学术研究,本文尚属首次,其创新价值不言而喻。本文的主要结构和内容分理论、调查和应用三大部分。一、理论探讨理论研究是确立调查方法和调查内容的基础,它涉及两大方面:1.从唐代历史探讨书法与唐代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关系。曲江文化景区书法元素的应用从根本上来说,是对书法历史环境的还原与创造。所以,只有从历史出发,才能对书法元素表现内容、形式和方法得失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我们认为,书法之所以是大唐文化的美学镜像,是因为唐代社会中,书法是全社会应用最广泛的文化符号,它是唐诗的传播手段,它又是唐代建筑组成部分。而当代书法景观下是把书法和唐诗、仿唐建筑结合在一起。2.从书法环境角度探讨书法对于文化景观的要求。书法景观除了对艺术的功能之外,还要与特定的文化环境相适应。曲江人文景观中,仿古建筑、园林和自然景观是主体,书法作为现代城市景观园艺中的审美要素,其艺术角色完成最终要通过和景区周围的关系中体现出来,否则便失去了意义。分析曲江书法景观中书法元素运用,其得失也多与此相关。二、调研分析笔者对曲江文化景区内主要书法元素应用进行了实地考察,在此基础上,就其表现形式、表现内容、表现风格、表现功能等进行分类胪列。从中我们既能看到书法元素与唐代书法史的关系,也能发现景观设计对于书法运用的创造。基于调研资料,文章摭取有代表性书法文化表现元素,分别从历史、工艺、环境、审美、景观生态等方面进行批评,发现问题,分析得失。作者认为,主要不足表现在:书法史知识错误,环境不当,粗制烂造和俗书污染等四大方面。三、应用价值应用篇是对调研问题扩大和理论提升,报告就文化景区地露出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大体包括:纳入规划,严格准入,环境当先,发掘史料,盘活摆设等内容。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对这一课题的调研,笔者虽然抱着认真负责态度,徒步对主要景区进行实地调查,但由于没有经费支持,这项工作目前开展得还不十分全面,后续理论研究也刚刚开始。总之,研究书法景观与西安文化景区的建设,既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学术课题,又是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从文化地理学、书法环境学、城市景观学对书法景观和地理元素作纵深研究,对西安这座文化千年古都来说,不仅是必要的,同时也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