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场景下物理负荷对身体拥有感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sh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体拥有感(sense of ownership)是指我知道这是我的身体,是我的身体在运动而不是他人的一种本体感受。拥有感作为自我表征(self-representation)的一种形式,是进行自我识别,区分自我与他人的重要标志。虚拟手错觉(Virtual Hand Illusion)范式是研究拥有感的常用方法,是指在虚拟现实场景下,将屏幕中虚拟的手感受为自己真实身体一部分的知觉体验。在虚拟手错觉实验中,被试可以通过移动自己的手来控制屏幕中呈现的虚拟手的运动,当真实手与虚拟手同步运动时,参与者会感受到对虚拟手的拥有感。根据具身认知观点,具身化涉及身体与外部刺激的交互作用会产生对身体自我认知的影响。在日常中,人们的生活通常会涉及体力劳动,物理负荷作为来自外部与内部的交互刺激会对身体自我认知产生影响。为了考察物理负荷对自我认知中身体拥有感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控制身体的物理负荷来调节身体物理唤醒度,来考察不同的身体物理负荷如何在虚拟场景中影响对虚拟手的可感性与本体感觉偏移(proprioceptive drift),即判断自己真实手位置的时候会出现往虚拟手位置偏移的现象,来进一步考察物理负荷对拥有感的影响。整个实验均使用vizard5进行,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利用5DT数据手套和HMD头盔显示器进行实验操作。实验设置了视觉-动觉的同步与异步,高物理负荷与低物理负荷的不同背景,采用被试内设计,参与者在视觉-动觉的同步/异步,不同物理负荷水平下对虚拟手的拥有感进行等级评分,同时测量参与者对虚拟手的偏移量。结果表明,随着物理负荷的增加,对虚拟手的体感偏移逐渐减小,对虚拟手的拥有感评级也越来越低。在低物理负荷下,参与者表现出对虚拟手更大的偏移,对拥有感的评分也更高;而在高物理负荷条件下参与者没有表现出对虚拟手的偏移。本研究证明了物理负荷越大,对虚拟手的拥有感越低,越不易产生虚拟手错觉,而在低物理负荷(符合日常生活中的身体负荷)下拥有感更高。
其他文献
通过分析《GIS实验》课程的特点、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和分析了《GIS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从教学内容设计、技能训练达标、综合测评形式三个方面进行了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以达到为农业院校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培养具有一定实践操作能力和基本行业技能的专业人才的教学目标。
<正>《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是我们每位教师的必修课,它使我们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学到了许多教学策略,从而对我们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我认为《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中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