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外学习时间(out-of-school study time,OST)是指在学校以外的场所自己主动或者在他人的指导下进行学习的时间,以往研究均证实了校外学习时间对素养的正向影响,但很少有研究探讨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校外学习时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常受到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SES)的影响。社会经济地位可能在校外学习时间与素养之间发挥调节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校外学习时间对数学素养和财经素养的影响及SES所起到的调节作用。以PISA2012来自上海地区79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阶层回归分析考察校外学习时间对财经素养和数学素养的影响,并考察SES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校外学习时间正向影响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财经素养(β=0.190,p<0.001;β=0.155,p<0.001);(2)在校外学习时间与数学素养关系中,SES起到了调节作用:当学生的SES较低时,校外学习时间对数学素养的预测作用显著(β=0.214,p<0.05);当学生的SES较高时,校外学习时间对数学素养的预测作用不显著(β=0.007,p>0.05);(3)在校外学习时间和财经素养的关系中,SES发挥同样的调节作用。低SES家庭的父母尽管在提供教育资源上处于劣势,却经常给予孩子更高的期望,这种期望易转化成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珍惜父母提供的来之不易的教育资源,更加努力学习。因此,在低SES家庭,校外学习时间对数学素养和财经素养的影响会更强。而高SES家庭的父母从小为孩子提供丰富的发展资本,这些孩子有大量的知识经验,基础教育阶段的校外学习时间的多少不会显著影响素养的发展。本研究关于校外学习时间对数学素养和财经素养的影响及SES调节作用的探讨,为未来展开相关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