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2020年《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报道,目前柴油车占全国汽车保有量的9%左右,但其却贡献了88.9%的NOx排放,柴油车尾气NOx排放治理刻不容缓[1]。全国所有重型柴油车将于2021年7月1日开始全面实施国六a排放标准,且排放标准将不断升级至国六b至e,甚至未来的国七及更高排放标准,这对柴油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性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如,SCR催化剂:低温(150-180℃)高效SCR催化性能以解决冷启动和低负载使NOx转化问题;在250-550℃纯NO时实现100%转化,600℃时NOx转化率超过90%,且250℃氨氧化达到100%,N2O排放小于20 ppm;DOC催化剂:800℃老化后,CO-T90177℃,HC-T90 218℃且NO在宽窗口内低温高转化率;ASC:NH3的低温转化率,N2的高温选择性,N2O和NO2的控制,及c DPF:去除更小颗粒PM等。上述催化剂,尤其是前三种对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能要求很高,稀土铈元素的可变价态而使其具有优异的储释氧性能,一直是汽油车催化剂的主要载体。近年来,常作为载体或助剂广泛应用于柴油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中。本课题组发展了系列稀土铈基柴油车尾气净化催化剂(DOC+SCR+ASC),新型铈基高熵立方萤石氧化物稳定的单原子DOC催化剂经过900℃焙烧后CO仍能在170℃达到100%转化[2];W@CZA-HNHD催化剂在210-460℃区间内可获得NO的完全转化;而Pt/CZ催化剂虽然低温NH3氧化性能较弱但其N2选择性明显高于商用Pt/Al2O3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