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问题关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当前,人们为环保活动所投入的时间呈下降趋势。事实上,个体为环保活动投入多少时间取决于他们对有限时间的分配。而时间定价可能会影响个体的这种时间分配行为。时间定价是指个体将时间赋予经济价值,从金钱的角度对时间的价值进行衡量与评估。其本质就是时间换金钱。那么,在时间定价的影响下,个体是愿意将时间投入到经济活动中,获得"金山银山",还是投入到环保活动中,获得"绿水青山"呢?这归根结底取决于他们对时间投入行为所产生的金钱结果和环境结果的评估和决策选择。本研究就基于动态决策的视角,探索时间定价对个体环保时间投入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采用2×5混合实验设计。自变量包括时间定价水平和环境污染程度。时间定价水平为组内变量,是被试通过工作,每小时获得的金钱报酬,包括0金币/小时、50金币/小时、100金币/小时、150金币/小时、200金币/小时共5个水平;污染程度为组间变量,是被试工作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包括高污染和低污染两个水平。在本实验中,被试可以将一部分工作时间用于植树这种环保活动。因而,被试的任务就是决定如何在经济活动和环保活动之间分配时间。实验的因变量为环保时间投入比例。本研究假设,个体投入环保活动的时间比例与他们对金钱结果和环境结果的价值评估有关。也就是说,环境结果的相对价值越大,他们为环保活动投入的时间就越多。因而,本研究还探索了金钱—环境相对价值评估的中介作用。另外,考虑到个体的价值取向对环保时间投入行为的影响,本研究还通过内隐联想测验测量了个体的金钱—环境价值取向,并将其作为协变量。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时间定价水平的逐渐提高,个体投入到环保活动的时间比例逐渐减少;(2)金钱—环境相对价值评估在时间定价对环保时间投入行为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3)工作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调节金钱—环境相对价值评估对环保时间投入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