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歧杆菌防治儿童过敏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un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儿童过敏性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重要的全球性卫生问题,主要包括变应性鼻炎、哮喘、特应性皮炎和湿疹等。抗原特异性的免疫治疗似乎是唯一的治疗方式,如何预防和治疗儿童过敏性疾病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卫生假说"认为过敏性疾病的高发与儿童环境微生物暴露减少有关,而肠道菌群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多数研究已证实肠道菌群紊乱可能是导致过敏性疾病发生的原因之一,己有研究发现益生菌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缓解过敏性疾病。双歧杆菌是人体最重要的肠内细菌之一,其在婴儿出生后立即定殖到肠道中并成为优势菌群,并在人体生命进程中特别是在生命早期能显著地影响宿主的生长发育,目前已作为益生菌的一种而得到广泛应用。近年研究发现过敏性疾病患儿肠道内双歧杆菌在构造上与正常儿童具有显著差异,使得双歧杆菌在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防治上备受关注。目前,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乳双歧杆菌是主要研究的菌种。动物实验主要集中在探讨双歧杆菌改善过敏症状的可能机制,研究表明双歧杆菌可能是通过影响辅助性T细胞的平衡,抑制Th2细胞的免疫反应,诱导调节性T细胞的免疫应答,降低促炎细胞因子产生并促进抗炎细胞因子产生,同时参与影响模式识别受体Toll样受体和NOD样受体在抗原识别及呈递中的作用,进而影响获得性免疫应答。人群干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验证双歧杆菌的人体内抗过敏作用及其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在孕期和生命早期服用双歧杆菌可以降低儿童患过敏性疾病的风险,同时改善过敏性疾病患儿的临床症状,但双歧杆菌的不同菌种对于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存在差异。本文主要综述了婴幼儿肠道双歧杆菌定殖规律及特点以及过敏性疾病患儿肠道双歧杆菌的变化,并探讨双歧杆菌防治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可能机制与人群干预新进展。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使用面板数据对影响货币政策地区效应的微观基础-我国省际居民的消费储蓄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时间贴现因子、风险厌恶系数、跨期替代弹性、综合效应因子等影
次贷危机发生后,一些发达国家准备或正在改进其金融监管以防止危机对经济的进一步拖累。这些改进主要体现在组建超级监管机构、加强监管合作和重新重视规则监管,其实质是通过
自贸区作为一个特殊的区域,区内企业如何开展民主管理,目前存在许多误区。企业民主管理的实质是保障员工参与权利,这已成为世界各国企业管理的通行做法和共同趋势。自贸区内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景观规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城市景观规划的理论方法也越来越完善。这是因为传统的工业、农业产业将不再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城市
目的:探讨阴道发育异常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至2011年在我院就诊的247例阴道发育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7例阴道发育异常患者中先天性无阴道173
<正> 一、前 言 风机是用于排送气体的机械的总称。根据其排气压力的高低,分为通风机、鼓风机和透平压缩机。所谓风机行业的中小型企业,除了企业规模为中小型之外,主要是指生
米非司酮 (mifepristone)是孕激素拮抗剂 ,它对子宫内膜的影响随着用药持续时间不同而差异明显 :短时间应用 ,子宫内膜发育滞后或萎缩 ,长时间尤其是较大剂量时 ,子宫明显增
总结了磁性纳米Fe3O4粒子的共沉淀法、水热法、微乳液法、水解法、溶胶-凝胶法等,并讨论了磁性纳米Fe3O4粒子在磁性液体、生物医学、微波吸附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最后对纳米Fe3
<正>请读者参考以下7个讨论题,结合各自的工作经验,积极撰写文章参与讨论,通过对超声检出或漏诊病例的诊断分析,对产前超声筛查和风险防范提出好的建
本试验采用人工配合饲料投喂斜带石斑鱼种苗,探讨人工配合饲料对斜带石斑鱼种苗生长、存活及饵料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小规格斜带石斑鱼经过1个月的饲料投喂,体增长率为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