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演艺术的审美过程中,除了视听感官,还有“主体运动觉”审美感官,它与人类本体存在的现实实践活动有更直接密切联系。社会文化生活正在呼唤把分门别类开拓的艺术经验予以整合。诗与音乐对创造性想象力开拓的相反指向可概括为:(1)语义性与非语义性。 (2)语义内涵的具象性决定其运用的多样性与多变性,非语义性意蕴的概括性决定其运用的反复性与程式性。(3)诗的生产以自娱方式为主,旋律的生产以寄食制为主,彼此互补互动。诗与音乐在表演过程中的契合点可概括为:(1)节拍节奏方面“口手双层性”的节奏复合结构由诗与音乐共同参与构成。(2)音调起伏的动静方面,诗与音乐有各自的要求,尽可能协调一致。(4) 句子落音方面,旋律煞声的功能性呼应与色彩性对比,诗词韵脚布局的押韵与出句,其相互作用提高了歌诗艺术的审美品格。理论领域里的整合性探讨可能作出什么样的贡献?漫长封建社会里歌诗生活的教化性与娱乐性相分离的现象是否有回转的契机?在现代学校教育体制的课程范围内,寓教化性于娱乐性之内的乐教复兴与美育重建是出路所在。师范教育肩负着改革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