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他汀类药物对动脉粥样便化有抗炎、稳定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从而在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改善血压的效果,外周动脉疾病(PAD)指主动脉及其分支的狭窄、阻塞和动脉瘤疾病,通常以踝臂指数(ABI)<0.9为诊断指标。为明确他汀类药物对高血压患者PAD下肢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目前常用的ABI、步行距离和速度检测方法,旨在观察阿托伐他汀短期治疗对高血压患者PAD下肢末端功能的影响。方法对象选取2006年5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门诊或者住院的高血压病患者82例,踝臂指数(ABI)<0.9,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阿托伐他汀组(40例),在降压药物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安慰剂1片,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每晚10 mg口服,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6min步行距离和4m步行速度的变化。结果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ABI、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吸烟、服药情况等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和血脂的变化,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改变(P>0.05)。治疗组治疗后收缩压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总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1),舒张压和其它指标无显著改变。两组治疗前后6min步行距离和4m步行速度变化差值经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变化差值、ABI、总胆固醇变化差值、低密度脂蛋白变化差值、甘油三酯、吸烟、服药情况等指标调整,6min步行距离无显著改变(P>0.05),而4m正常步速及快速步行速度有显著改变(均P<0.01)。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他汀对外周动脉疾病有良好的作用。推测其机理,认为他汀在改善血压、血脂的同时具有稳定动脉管壁粥样斑块的作用从而阻止或延缓了疾病的进展;他汀的抗炎作用是另一个重要因素;他汀对动脉内皮功能的改善也有一定作用。他汀的抗炎功效主要作用于快速Ⅱ型肌纤维,对慢速Ⅰ型肌纤维相对较少;他汀对动脉内皮功能的改善功能主要体现在短距离的行走速度方面而非行走的耐力,也就解释了本研究他汀治疗对6min步行距离无明显改变但在短距离正常步速及快速步行速度方面有显著延缓衰退的作用。总之,阿托伐他汀短期治疗高血压病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可显著延缓短距离步行速度的衰退,对下肢功能的改善有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