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叠层石是指主要在蓝细菌等微生物群体的作用下,通过微生物席对外来沉积物进行捕捉、粘附以及碳酸盐的沉淀而行成的一种成层的生物沉积构造。该文运用沉积学、地层学及古生物学知识,对神农顶神农架群中的乱石沟组-大窝坑组-矿石山组-台子组地层中的叠层石进行研究,得出:1叠层石主要生长在一套灰色泥晶-细晶白云岩、硅质白云岩、藻纹层白云岩中,地层序列以环潮坪环境下内碎屑白云岩-细粉晶白云岩-硅质白云岩为主要特征的"潮坪相米级旋回";2纵向剖面上,叠层石类型总体上以"层状-穹状-柱状-锥状"的组合出现,形成规模不一的叠层石丘及礁体,同时多级地层层序中表现出了粗-细的沉积特征,表现出了地层组中水动力条件总体"弱-强"的变化;3结合地层岩性特征、叠层石类型等,总结该套碳酸盐岩体系发育在缓坡碳酸盐台地;4从叠层石发育特征为主,与扬子板块及华北地区中元古地层进行初步对比,认为同时期的总体的叠层石发育旋回及环境相似,在地层的对比上显现出了一定的意义。利用叠层石中保留的生物、沉积、古生态等方面的信息,在前寒武纪地层对比、恢复沉积环境、研究古生态以及探索早期微生物演化上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