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全身运动质量评估结果作为制定早产儿超早期康复处置方案依据的科学性。方法对93名早产儿根据全身运动质量评估的结果分3级进行康复处置,结合1岁半早产儿神经发育结局对处置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93例早产儿中GMs评估:扭动运动阶段异常者36例,其中,痉挛-同步性GMs11例,不安运动阶段异常者期13例,其中,不安运动缺乏9例;超早期康复处置方案:以痉挛-同步性GMs(cramped-synchronised,CS)或/和不安运动缺乏(absence of fidget movements,AFMs)列为A级病例,全面开展综合性康复治疗12例,1岁半时随访结局为神经发育异常9例(CP8例,CDD1例);以扭动运动阶段或/不安运动期出现的其他异常为B级病例:进行选择性康复治疗和家庭康复指导24例,1岁半时随访结局为神经发育异常0例;以扭动运动阶段或/不安运动期的未发现异常为C级病例:开展家庭康复指导和定期高危儿随访57例,1岁半时随访结局为神经发育异常1例(CDD1例),在8月随访发现异常时及时开展干预,按B级病例进行选择性康复治疗和家庭康复指导。随访至1岁时(纠正胎龄后计),所有神经发育异常者均已接受了康复处置,接受康复治疗4.50~11.77个月,平均(9.8l±2.09)个月。结论 GMs质量评估结果可作为早产儿制定早产儿康复处置方案依据,分级康复处置方案具有实践指导性,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