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地苜蓿低返青率原因调查、分析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were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地苜蓿种植一直存在越冬不稳定的问题,给种植者造成巨大损失。笔者于2014年和2016年春季,连续对科尔沁及鄂尔多斯的沙地苜蓿进行了越冬调查,并通过对比苜蓿在沙性土壤、粘性土壤上的越冬差异,分析了不同年份造成沙地苜蓿返青率低的原因,提出冬季土壤的保墒能力和越冬前根系的健康状况是决定苜蓿在沙地能否安全越冬的关键因素。同时总结了沙地苜蓿越冬管理的关注点,并提出了今后沙地牧草种植可考虑的一些新方向。
其他文献
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近年来,食品安全成为消费者最关注的问题。2014年3月15日上午,来自福州大学的同学们在茶亭公园举行了一场“舌尖上的安全--食品安全宣传”公益活动
研究背景: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在天然免疫抗病毒反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病毒感染机体诱导Ⅰ型干扰素产生后,Ⅰ型干扰素能够与细胞表面的Ⅰ型干扰素受体结合,触发下游信号通路
人体皮肤受到外界有害物质的刺激和内脏病变以及疫免功能低下等都可导致各种各样的皮肤病。因皮肤病的致病因素复杂,常难以辨治。本人探索已久,发明了苗药"皮康合剂膏",该药对
本论文通过钯催化Suzuki偶联合成了一系列的2-取代吲哚,又采用1,3-偶极环加成合成了一系列新型螺环吡咯吲哚类化合物,并对螺环吡咯吲哚类化合物进行了抑菌活性研究。共包含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3-溴吲哚类化合物与大位阻硼酸以Pd(OAc)_2/PCy_3的催化体系,通过Suzuki偶联反应中高等产率(65%-96%)合成了一系列的2-取代吲哚。第二部分:通过取代靛红与α-氨基酸酯生成的亚胺叶立
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发展到顶峰,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较为系统且完整的教育体制,各级学校的考试制度也日益完善。彰德府作为豫北区域的重要城市,其文教机构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