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下河地区湖泊湖荡恢复模式设想与实践

来源 :第五届中国湖泊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dbookm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里下河地区是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地势低洼易发生涝灾,长期以来按照"下泄、中滞、上抽"的原则进行治理。里下河腹部地区湖泊湖荡众多,因沿湖经济发展,多年围占水面削弱了调蓄功能。里下河湖泊湖荡恢复是重点恢复"中滞"功能的主要工程措施,通过退圩(围)还湖工程,恢复各湖区的行、蓄洪能力,改善水源水质,逐步修复和提升湖荡生态服务功能。建立优化的湖泊资源保护和开发模式,使各湖泊湖荡成为寓行洪、蓄洪、水源供应、生态养殖与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健康湖泊;在满足水体利用主要功能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布局,确定恢复范围,最大限度地恢复湖泊湖荡的水域面积,充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用地需要综合利用的恢复模式设想。通过先行编制且于2011年获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复的《里下河腹部地区众多湖泊湖荡中水面最大的湖泊大纵湖退圩(围)还湖》实践,论证恢复模式的可操作性。
其他文献
  湖泊(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和相关责任部门及单位构成了湖泊(湿地)保护的管理格局一体制,其工作的运行方式、方法、途径和手段等形成了湖泊(湿地)保护的基本模式—运行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