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序贯式中药结肠透析在治疗糖尿病肾病(DN)Ⅳ期、V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2例DN患者随机分为2组,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例,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如下:给予优质低蛋白低磷饮食,忌食植物蛋白,蛋白摄人为0.8~1 g(kg·d),适当锻炼;予氯沙坦钾胶囊等控制血压、予胰岛素餐前皮下注射控制血糖,予他汀类或贝特类调控血脂等。对照组采用口服黄葵胶囊,每次5粒(2.5g),每日3次;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序贯式中药结肠透析治疗,共观察4周。序贯式中药结肠透析方法:①肠道清洗:用结肠透析机将过滤水加温至37-39℃,用水约1~2L,用来清洁肠道,以粪便排净为止。②结肠透析:用浓度1.5%腹膜透析液加温至37~40℃进行透析,根据设定的透析参数及患者的耐受程度来判断透析液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共需时约2小时。③中药保留灌肠:排空肠内透析液后,将自拟的结肠透析基本方:生大黄15g,蒲公英30g,六月雪20g,煅牡蛎30g,丹参30g。结合中医辩证加减:感冒咽痛者加金银花15g、牛蒡子15g,阴虚者加生地10g、山萸30g,气虚加黄芪30g,血瘀较重者加天丁10g;将拟定的方剂共煎至400ml(贵州省中医医院煎药室配制),中药温度控制在37~39℃,用自动结肠透析机进行高位结肠保留灌肠,依患者耐受程度,尽量将时间延长至1.5~2h以内以保证透析充分性,隔日1次,4周为1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比观察患者症状、SCr、BUN、和24h尿蛋白,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SCr、BUN、24h尿蛋白及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序贯式中药结肠透析较传统药物保留灌肠相比,前者增加了中药与肠黏膜的接触面积,更有利于达到透析的充分性;中药透析液配制选药灵活、辨证施方,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DN的优势,故序贯式中药结肠透析对DN症状及肾功能等相关指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有利于病情的延缓,值得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