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饼”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段时间内,“饼”是小麦面粉类食物的通称。小麦原产于两亚,小麦面粉在古波斯语中读作“peste”或“pist”,中国古代一些面粉类食物品种的发音多为[P‘]或[P],或第一个音为[P‘],或为[t‘],“饼”大量出现的时代为西汉以后,与中西交流频繁有关,因此,“饼”并非“并也,溲面使合并也”,应是“peste”或“pist”在汉地的音译,是一个“胡语”。俄语、英语中许多面食名称或与面食有关的词语其发音与“peste”或“pist”有关也说明,它们都是“peste”或“pist”在不同地区的音变。面食“餢链”、“饵饪”等的发音基本与“peste”或“pist”一致:“馒头”、“馄饨”、锅贴、锅塌、(?)饦、(?)(?):等面食均为“peste”或“pist”的声转。故晋人束皙《饼赋》中的“薄夜”、“薄壮”或“薄持”,应是“薄特”之形似而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