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该研究从心身医学理论研究的视角构建临床躯体症状分类的理论模型。(1)提出心身医学理论体系下的临床躯体症状分类理论的构建;(2)采用计量心理学方法验证临床躯体症状分类理论结构的存在及科学性;(3)编制临床躯体症状分类评估量表,为临床躯体症状分类理论的应用提供一套稳定而有效的科学评估工具。方法:被试均来自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主要科室为疼痛科、精神科、消化内科、泌尿外科。纳入标准:(1)年龄18-65岁的男性和女性;(2)不论现有诊断,各科慢性非感染性疾病中有非单一躯体主诉的患者;(3)患者对躯体症状引起关注、或造成痛苦、或社会功能受到影响,三者居其一。排除标准:(1)急性感染、急性创伤、围手术期、慢性病急性发作期患者;(2)病情危重或临终不能参加本研究的患者;(3)妊娠或哺乳期妇女;(4)物质滥用患者。对有躯体主述患者符合纳入、排除标准共486例受试进行问卷初步构建;对542例受试者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自编临床躯体症状分类量表的信度、效度进行了检验。参考了PHQ-15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康奈尔医学指数问卷。被试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该研究的临床试验注册号为:ChiCTR-0CS-14004632。结果:(1)自编临床躯体症状分类量表包括55个题项,含有4个维度,与最初理论构想把临床躯体症状分为四大维度是吻合的。(2)从心身医学理论视角构建了临床躯体症状分类理论,此理论模型由情绪性症状、生物性症状、想象性症状和认知性症状4个维度组成,并且得到了临床测验数据的支持。(3)心身医学理论下的临床躯体症状理论构建中各维度的因素负荷和拟合指数良好(GFI、NNFI、CFI、NFI的值都是大于0.9以上,并且均方根残差(RMR=0.07)小于0.08),临床躯体症状分类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内容效度和构建效度(总问卷各项目一致性系数为0.824,分半信度为0.922;重测信度0.824),可作为临床躯体症状分类评估工具使用。结论:从心身医学理论框架下的提出临床躯体症状分类理论假设,将临床躯体症状分为生物性躯体症状、想象性躯体症状、认知性躯体症状和情绪性躯体症状,其中情绪躯体症状分为激惹性躯体症状和抑制性躯体症状两个亚型。在心身医学理论框架下的《临床躯体症状分类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可用于临床实践。躯体症状的心身医学解读为全面分析躯体症状和分析不同个体所存在的同样症状提供了依据。依照心身医学对躯体症状解读的观点,对慢性非感染疾病治疗至少有三个维度,一是病因学治疗维度,二是病理生理、病理心理治疗维度,三是症状学治疗维度。因此,对躯体症状的独立治疗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心身统一的观点以及多元化的临床思维模式是认识躯体症状和治疗躯体症状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