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环烯醚帖部位的快速持久抗抑郁作用依赖于PKA-CREB信号通路的激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12720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流抗抑郁西药具有起效缓慢的缺点,目前研究较多的快速抗抑郁药物氯胺酮因成瘾性、肝毒性和神经毒性等副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受到限制。近来本实验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发现,中药越鞠丸具有快速起效治疗抑郁症的特性,而栀子为其中的关键成分。目的研究栀子环烯醚帖部位的快速起效抗抑郁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1.有效剂量初筛实验(初始起效时间点实验和药效持续时间实验):采用给药后24h进行小鼠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和新奇抑制摄食实验,从高(200mg/kg)、中(100mg/kg)、低(50mg/kg)三个剂量来初步筛选具有快速抗抑郁潜力的栀子环烯醚帖部位。给药2小时及给药30分钟后进行悬尾实验以测试栀子石油醚有效部位起效时间。给药3天、5天、7天组的小鼠分别进行新奇抑制摄食实验、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给药10天及14天的小鼠进行新奇抑制摄食实验。2.慢性模型验证实验:给予慢性温和刺激造模组小鼠中剂量栀子环烯醚帖24小时后依次进行开场实验、糖偏好测试、新奇抑制摄食实验、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给药3天、5天、7天组的小鼠分别进行新奇抑制摄食实验、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给药10天及14天的小鼠进行新奇抑制摄食实验。3.分子实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30分钟、2小时及24小时小鼠海马区BDNF的表达。2小时及24小时小鼠海马区PKA、p-CREB及CREB的表达。4.阻断剂实验:测试组小鼠腹腔注射PKA阻断剂H89后给予栀子环烯醚帖,分别于给药后30分钟、2小时、24小时进行小鼠悬尾实验。结果:1.有效剂量初筛实验中,给予中剂量环烯醚帖(栀子快速抗抑郁等效剂量)30分钟后显著降低了小鼠悬尾实验的不动时间。栀子环烯醚帖的抗抑郁作用能够在小鼠悬尾、强迫游泳模型上持续到第7天,在新奇抑制摄食模型条件下能够持续到至少第14天。2与越鞠丸类似,在慢性不可预知的温和刺激模型中,环烯醚萜单次给药24小时后,逆转了造模动物糖偏好的降低,悬尾及强迫游泳测试中不动时间的延长,以及新奇抑制摄食实验中单位摄食量的降低和摄食潜伏时间的延长等抑郁-焦虑样行为。其在慢性模型上单次给药的的抗抑郁作用同样能够持续至少14天。3.分子研究结果提示栀子环烯醚萜单次给药24小时后海马PKA-CREB信号通路的激活,而该时间点的抗抑郁作用不依赖于BDNF的激活;4.对PKA-CREB信号通路的阻断逆转了其24小时的抗抑郁效应。结论:栀子环烯醚萜部位可能为栀子和越鞠丸快速持久抗抑郁效应中的关键药物部位。与越鞠丸类似,该部位的快速持久抗抑郁作用依赖于PKA-CREB信号通路的激活。与越鞠丸不同的是,该部位早期抗抑郁作用不依赖于BDNF快速表达的升高。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一种适合于ICP-MS直接测定生物样品中硼的快速简便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样品在φ=5%氨水溶液中,于190℃下密闭分解4h,溶液适当稀释后放置澄清,用ICP-MS直接测定溶液中的
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各行业信息化平台的产生,同时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普遍应用使得互联网平台用户及项目数据量急剧增长。推荐系统作为缓解“信息过载”问题的重要工具,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