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气脉常通理论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运用

来源 :第十二届南方中医心血管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e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脉常通即指人体的气机和营血不能壅塞郁滞,应常常通利流畅,如环无端,运行无阻。气血的运行无阻,需要气脉的常通为保障。五脏六腑的表里沟通、内外连属靠气脉常通来实现,经络是气脉运行的场所,经络的输注是气脉的会聚输注,升降出入的气化功能也依赖气脉常通。气脉不通就会气血郁滞、脉道闭塞、气血逆乱、气血妄行、虚损不足。现代研究证明心血管疾病患者动脉硬化这一中医脉的改变和血液流变学浓、粘、凝、聚。中医血浊的存在往往是并存的,脉血并治可统一在气脉常通的框架下。以古代水利工程举例,水渠的输灌,和水势的大小,水渠是否完整、塌陷阻塞,水的携沙量、有无沉积都有关系,但整体可查看流水量和水渠的完整即可。气脉常通就象水利工程治理一样,补水、修渠、清淤,取象比类,中医气脉常通的立足点是益气和脉、顺气和脉,和营通脉,脉血并治。气脉常通虽是《内经》中养生长寿的观念,但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治上确有指导意义,不能仅仅用在运动和健康的指导上。站在《内经》理论的最高点,气脉常通理论的系统化研究有助于临床心血管疾病防治水平的提高。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