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观社会阶层是个体与他人比较时知觉到的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关于主观社会阶层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有两种观点:社会认知和进化心理学的观点认为,低阶层依赖外部、关注情境的特点使他们表现出更高的亲社会意向,劣势情境下人们更可能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生活环境的不足和资源的缺失,可能使得低社会阶层个体更多地关注自身的需要、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从而削弱了低阶层做出亲社会行为的动力。此外,人们对社会距离近者比社会距离远者有更多的亲社会行为。为了进一步明确主观社会阶层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以及社会距离在其中的作用,本研究从特质性的主观阶层感和情境性的主观阶层感两个角度考察了主观社会阶层对人际关系取向和利他行为的影响。实验1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特质性的高、低主观社会阶层在人际关系取向上的差异,结果发现主观社会阶层较高的被试更倾向于共享关系取向。实验2采用材料启动法,考察情境性的高、低主观社会阶层对近、远社会距离个体的利他行为,利他行为的测量采用独裁者博弈的数额分配方法。结果发现主观社会阶层启动和社会距离主效应显著,交互作用显著;简单效应表明,对社会距离近的他人,高主观社会阶层启动组与低主观社会阶层启动组利他行为差异不显著;对社会距离远的他人,高主观社会阶层启动组被试的利他行为显著大于低主观社会阶层启动组。这些结果表明,主观社会阶层较高的个体有更多的亲社会行为,而且社会距离起到了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