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后鼻部及邻位组织缺损畸形的修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a4529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烧伤后鼻及邻位组织缺损的最佳修复方法及效果。方法1999年1月-2008年12月,笔者单位采用额部扩张皮瓣、上臂带蒂皮瓣、耳后反流轴型岛状皮瓣及鼻唇沟皮瓣,修复烧伤后鼻部及邻位组织缺损畸形患者12例,其中全鼻缺损4例,鼻部分缺损8例。12例患者中鼻缺损伴面颊部瘢痕3例,伴额部瘢痕5例,伴上唇外翻及上唇大部分缺损共5例。皮瓣面积3.0cm×1.5cm—10.0cm×8.0cm。结果采用额部扩张皮瓣修复5例、上臂带蒂皮瓣修复3例、耳后反流轴型岛状皮瓣修复1例、鼻唇沟皮瓣修复3例。12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7年,患者鼻的功能及外形均明显改善。结论额部皮瓣为修复烧伤后鼻缺损的首选皮瓣。面部严重烧伤,瘢痕明显,不能选择局部皮瓣或邻位皮瓣时,可考虑应用上臂带蒂皮瓣、耳后反流轴型岛状皮瓣等修复。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新生化片联合缩宫素对产后子宫复旧不全患者的子宫体积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本院进行治疗的产后子宫复旧不全患者90例(2017年8月-2018年8月),采用随机数表法
目的 了解颞浅动脉分支走行及静脉伴行规律,为临床皮瓣手术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解剖10具成人尸体标本头面部(共19侧)并拍照,利用Digimizer图形分析软件建立以外耳孔为原点的坐标,测量分析颞浅动脉额支及顶支走行和伴行静脉.以此解剖结构为基础,用超声多普勒探查颞浅动脉及分支,低头憋气法或环扎法显示相应静脉,设计轴心线位于动静脉之间的转位皮(筋膜)瓣10侧,修复2008年2月-2009年1
当前制药企业竞争尤为激烈,物料管理是制药企业药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管理项目,同时也是确保药品使用效果与安全的主要因素.物料管理涉及多个环节,全面了解物料管理每个环节存
目的:分析核酸检测技术在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宁夏血液中心收集的20万107310份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进行研究,对所有人员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