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3LuF6:Er3+微晶玻璃绿光上转换的温度传感特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jklm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准确快速地测定温度在工业界和学术界都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荧光温度传感器由于具备非接触、高准确性、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的特点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其中,基于稀土热耦合能级的荧光强度比测温技术更是由于其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和准确性而被认为是潜在的优异温度传感材料。氟氧化物微晶玻璃结合了氟化物纳米晶低声子能和氧化物热稳定性好的特点,即在稳定的氧化物玻璃中实现氟化物较好的荧光特性。因此在此类微晶玻璃中很可能实现宽范围和高灵敏度的荧光传感性能。本文报道一种K3LuF6:Er3+微晶玻璃的合成、结构、上转换和荧光传感特性。在该微晶玻璃中获得了Er3+较高的能级差(870 cm-1)和较高的灵敏度(37.6×10-4 K-1于625 K处),与其它Er3+掺杂的温度传感材料相比,K3LuF6:Er3+微晶玻璃展现出优异的荧光传感特性,有望应用于高灵敏度和高准确性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智能家电逐渐普及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些设备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也伴随着大量的电磁辐射产生,进而形成了电磁污染。为了克服各种电子器件之间的电磁干扰(EMI),考虑成本和便捷的情况下,采用电磁波吸收材料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手段。为此需要材料本身能通过自然共振或涡流效应来吸收多余的电磁能,一般在材料的特征数值上表现为磁导率虚部为正值(μ">0)
雷暴大风天气属于强对流天气过程,北京地区每年从春季到秋季(5-9月)均会发生多次雷暴大风天气,有些还伴有冰雹,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现象,从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本文从天气气
本文对于学分制在材料力学实验课进行试点,提出尚需解决的问题,并认为学分制在材料力学实验课中势在必行.
田汉的文学建树和剧坛地位,不仅来源于他的艺术天赋,更多源于他的性格和精神品格。这就是后人不断探讨和凝练的“田汉精神”。田汉精神对当代青年艺术学子仍然有着很强学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