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众感知的南京“林”之城市特色研究

来源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an52132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速城镇化所引起的城市特色危机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基于公众感知的视角,以南京老城中的自然要素"林"为表征的城市特色为研究对象,梳理其历史演变过程,并明确定义: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网络体系及其承载的包括山水、历史、文学意向和生态等在内的古都文化内涵.通过建构公众感知度评价体系,结合"专业/设计"和"公众感知"两种评价方式,明确南京老城"林"之城市特色的公众感知意向结构:公众感知度Ⅰ级的"林"主要包括以钟山风景区、朝天宫景区等以与自然要素、历史文化要素相关性大的生态斑块和历史景区类城市公园(点状"林"),以及明城墙风光带和民国文化轴线(线状"林").最后针对现状存在问题提出补、连、优、显的优化策略,绘制南京老城"林"之城市特色公众导览图.
其他文献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规划日益火爆.在人力、物力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现有乡村规划大多沿用城市规划范式,由于未能顺应乡村自有的演化规律,缺乏针对性与可推广性,产生了诸多问题.所以研究一套特有的乡村规划范式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乡村中最普遍的类型——传统农业型乡村.本文对已有的规划范式进行了研究,以遂宁市安居区会龙镇的乡村为例,分析了传统农业型乡村的现状特征与规划困境,并初构了惯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