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巴韦林被中国农业农村部列为食品动物禁用的药物,因此,它在动物源食品中的残留必须严格监控。分子印迹纳米聚合物(MINP)是一种新型的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高分子合成材料。碳量子点(CDs)是一种被紫外光照射后可发射特定荧光的纳米材料。本实验将二者结合,建立了一种以分子印迹纳米聚合物/碳量子点复合物(MINP-CDs)为识别元件和发光元件的荧光探针对鸡肉中的利巴韦林进行检测。[方法]以利巴韦林为模板分子合成MINP,在反应过程中加入CDs,合成MINP-CDs复合物,得到的产品用红外光谱法和透射电镜进行鉴定。将MINP-CDs颗粒悬浮液加入到不透明的黑色酶标板中,再加入利巴韦林标准液进行孵育5分钟,然后直接测定各孔的荧光密度值(Ex340/Em440)。依据荧光淬灭原理,本方法中的荧光密度值随药物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因此根据荧光密度值下降率和药物浓度绘制标准曲线。在优化了鸡肉样品提取方法后,利用该方法对鸡肉中的利巴韦林残留进行检测。[结果]透射电镜扫描显示,该MINP-CDs复合物为粒径63-80 nm的颗粒。它可以特异性吸附利巴韦林,对其他药物没有吸附性。该MINP-CDs荧光探针可特异性检测利巴韦林,对其他药物没有交叉反应。该方法操作简单,无需包被、洗涤、加底物等步骤,一次检测可在10分钟内完成。优化后的方法对利巴韦林的检测限(3SD)为3.2 ng/mL。利巴韦林在空白鸡肉样品中的添加回收率为75%-98%。[结论]本实验中的MINP-CDs复合物合成速度快,粒径小,分布均匀,能特异性识别利巴韦林,减少了其他杂质小分子的干扰,使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本实验建立的荧光探针法快速、简单、灵敏,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可以用于鸡肉中利巴韦林残留的常规检测。本实验中采用的技术和方法在其他兽药的残留检测中也必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