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Fe-Si三元系的完整热力学描述(英文)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d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分布于整个成分范围的105个合金样品,在550℃(富 Al 合金)至900℃(富 Fe-Si 合金)之间进行平衡处理,并利用 X 射线、能谱分析和差热分析仪进行相鉴定和相变温度的测定。将观测到的固相平衡与液相相结合,利用差热分析加热曲线数据推出 Schultz-Scheil 反应图。综合检测到的初晶区,构筑了液相面的投影图。随之,对 Al-Fe-Si 三元体系进行热力学优化计算。利用各相的吉布斯自由能的热力学模型,对文献中的所有实验相图和热力学数据进行了评估和优化。共优化了十一个三元化合物[τ1-(Al,Si)5Fe3、τ2- (Al,Si)7Fe2、τ3-Al9Fe4Si3、τ4-(Al,Si)5Fe1、τ5-Al74Fe20Si10、τ6-Al9Fe2Si2、τ7-(Al,Si)3Fe1、τ8-(Al,Si)2Fe1、τ9- (Al,Si)5Fe3、τ10-Al12Fe5Si3、τ11-Al5Fe2Si]、三元固溶体相(liquid,bccA2及 bccB2),及对第三元素有明显溶解度的二元相(FeSi、FeSi2、Al13Fe4、Al5Fe2和 Al2Fe)的热力学参数。采用了双亚点阵模型处理无序相 BccA2和有序相 BccB2之间的有序-无序转变。通过详尽的对比,表明优化所得热力学参数能够合理描述热力学数据,实测727℃和550℃等温截面,以及大部分的实验初晶相区和零变量反应。
其他文献
作者对150例CRF患者进行了前瞻性对照研究,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生大黄)、中西药组(A-CEI+生大黄)以及对照组(仅ACEI).平均随访32.2(15~62)个月后,前两组进入ESRD明显少于对照组(25.9%,13.5%vs54.3%,P<0.001)。各组之间1/Scr下降斜率差异显著,中西药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