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失调在IB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中西医治疗进展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z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多样,目前尚不完全清楚。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失调与IBS发生发展密切相关。IBS患者肠道菌群存在特征性改变,与健康人相比,肠道菌群数量普遍减少,多样性及丰富性降低,时间不稳定性增加,具体来说,IBS患者肠道内肠杆菌科在内的促炎性细菌种类相对丰富,而乳酸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相应减少。肠道感染性疾病、抗生素使用以及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可能是引起IBS肠道菌群失调的因素。肠道菌群失调参与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肠道菌群的失调可以改变肠道黏膜通透性及屏障功能,引起胃肠动力紊乱、增加内脏高敏感性、引起免疫激活及低度炎症、"脑-肠-菌"变化等病理变化,而这些病理机制均与IB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包括益生菌使用、抗生素应用以及菌群移植(FMT)等成为治疗IBS的重要策略之一,并进行了一些列的研究探索,且现有的研究数据显示是可行的。研究结果显示,应用益生菌治疗IBS表现出一种积极的但适度的效应:福昔明治疗IBS是安全、有效的,尤其是对IBS-D患者以及IBS合并SIB0的患者;粪菌移植治疗lBS是有效的,尤其对严重的IBS患者,但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临床及研究证实,中医药治疗IBS具有一定的优势与特色,多项研究显示,中医药治疗可明显的改善IBS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且可以降低复发率,因而中医药治疗IBS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动物实验以及临床研究均证实,某些中药或中药方剂、以及中医外治法(如针灸、艾灸等)均可调节肠道菌群,维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同时,有研究显示,中医药可影响IBS患者肠道菌群的细菌结构及多样性,因此推测中医药调节肠道菌群可能是治疗IBS的作用机制与靶点之一,这为中医药治疗IBS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通过调节胃肠道菌群治疗IBS仍存在许多疑问,如益生菌治疗的剂量和持续时间尚未确定;益生菌治疗是否应该根据IBS的类型不同进行调整;益生菌种类如何选择;抗生素治疗选择标准;粪菌移植的技术支持及费用问题等等。可见,在确认调节肠道菌群是治疗IBS的可靠方法之前,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其他文献
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ye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主要影响育龄期女性的自身免疫病,可以造成多种组织和器官受累,如肾脏、皮肤、肺、脑和心脏等。免疫系统紊乱,
中文摘要:底水油藏在国内外各油田普遍存在,我国砂岩底水油藏数目巨大,储量丰富,我国的华北油田、辽河油田、新疆塔河油田、塔里木油田等均存在大量的底水油藏。本文主要通过
感官叙事作为葛亮作品中一个重要特征,具有丰富内涵。论文从葛亮的感官叙事着手,主要分析听觉、视觉、味觉三个层面,认为葛亮从不同的感官层面表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葛亮巧妙地通过听觉叙事再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从城市方言、历史口号、民歌唱词等方面还原了动荡时期和太平时期不同的民族之音。这三类声音从空间的广度、时间的长度和艺术的高度分别讲述了中国的城市文化、历史演变以及审美追求。葛亮的作品中还
1.教学设计的视角设计或评议同样一堂课,往往是各有各法、众说纷纭,这是因为不同的人有其不同的教学认识和倾向.由于新课标的要求,“教坛新秀”的赛课常出现表面热闹,实质教
陈洵(1870—1942)是晚清近代广东新会籍词人,有词集《海绡词》及词论著作《海绡说词》传世。陈洵治词学梦窗,词学理论上承常州词派及临桂词派,下开岭南风气,引导和影响着岭南
马克思认为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希腊神话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魏晋志怪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枝奇异瑰丽的花朵,它将古人对生老病死、天地万物的恐惧和想象转化成文字,为后世这一文学类型的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相传魏文帝曹丕所撰
王跃文的创作起步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在近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构建了乡土和官场两个文学世界。从《国画》、《大清相国》中对文人型官员的揭露,到《漫水》中对人性
SLAM作为移动机器人的核心问题,自从1988年提出以来,就受到了广泛关注,随着对于它不断深入的探索,并投入到工程实践中,其在研究与应用上的价值更是进一步凸现出来。作为SLAM
三四十年代的儿童小说与晚清、“五四”相比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不仅体现在译介中,也体现在本土作家的创作中。译介方面,三四十年代儿童小说在题材上延续了晚清和“五四”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