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汛期(6月15日-9月15日)密云地区共出现16次暴雨天气过程,其中10次暴雨过程为局地暴雨,针对局地暴雨利用RMAPS-ST系统的预报结果与实况降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如下:1、密云局地暴雨生成主要时段为07-10时和19-00时,生成区域主要在密云西侧、西南侧交界处以及东部山区。2、RMAPS-ST24小时降水预报在判断有无降水上有较好的预报效果,但是针对局地暴雨在定点定量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为预报量级偏小,大值中心与实况差别较大。虽然存在问题,但在实际业务应用中RMAPS-ST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预报有暴雨点,要结合自动站资料和物理量场分析,精确降水发生位置及量级;如预报没有预报暴雨点也不能掉以轻心,结合探空图再做判断。3、RMAPS-ST探空图上要素的变化与实况有很好的对应关系:1)下层暖湿、上层干冷,有不稳定层结和不稳定能量,且沙氏指数为负数时,多为对流性降水,湿层厚度越深,降水量级越大。当沙氏指数由负变正时,降水趋于减弱结束。2)地面温度高(30℃)的情况下,有大幅度(5℃左右)降温时,对流性降水将转为稳定性降水并减弱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