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特别是乘用车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随之带来的能源消费加速、环境污染加剧、交通拥挤常态化等问题也日趋严峻。近些年,我国政府积极制定相关标准、法规和财税政策,加快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利用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燃油汽车,从而推进节能减排,促进环境污染治理。本文立足于这一经济背景,基于2012年社会核算矩阵构建电动乘用车财税政策的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分析电动乘用车免购置税和电动乘用车的政府补贴政策对能源、环境、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本文的研究有利于考察两项政策的落实是否满足节能减排的预期效果;另一方面,由于政策变化会对其他经济体造成影响,因此该项研究也考察政策组合是否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此外,通过模型模拟多时期经济变动能够比较不同政策组合的经济效应,从而评估最优政策组合,为政府出台相关电动乘用车激励政策提供借鉴及参考。论文主要采用的方法有统计年鉴数据收集法、文献查阅调研法、模型建立法、模拟数值分析法。其中,模型建立法是研究的重点,该模型的建立基于新古典宏观经济假设及一般均衡理论,并将SAM表中各个经济部门设计为生产模块、贸易模块、主机机构模块、均衡闭合模块等模块,这些模块中包含了用数学方程式描述的不同经济部门的经济活动及经济关系,最后联立得到一个非线性方程组。此外,模型的动态化是通过刻画资本和劳动力这两个外生变量的增长得到的。本文的创新点有二。第一,论文从单一政策和组合政策多角度研究电动乘用车财税政策的影响效应;第二,本文不单单只考虑"是否实施补贴政策"所带来的影响,还考虑到政府对补贴政策进行调整后所带来的持续性变化,即政策退坡的影响。结果显示,2013年到2016年,五种政策组合都有利于提升居民福利,促进乘用车产业的消费升级,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我国对石油、精炼石油的依赖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经济损失,阻碍三次产业的结构优化。其中,实行无购置税、无补贴的政策在提高居民福利、减排等方面表现最为出色,但同时也最大幅度地抑制了GDP等宏观经济的发展。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各种政策组合在一定程度上部分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对而言,本文认为有购置税、有补贴(有退坡)的政策组合最为理想,原因在于该政策组合既能最大程度地控制宏观经济下滑,最小范围地扩大贸易顺差,又能相对有效地节能减排,减少石油依赖,提高居民获得感,一定程度上实现乘用车的消费升级。综上所述,得到以下三点政策启示:第一,政策制定和施行过程必须从全局考虑,不能孤立地考虑单个经济指标的影响,切忌顾此失彼;第二,确保退坡比例与当前电动乘用车的平均成本下降比例基本一致,这有利于电动乘用车企业的优胜劣汰;第三,推动电动乘用车发展的同时必须考虑清洁的发电模式,提高关联产业的发展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