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镇静催眠药物能消除烦躁、恢复平静情绪,大多药物还兼有遗忘及强化麻醉的作用,是临床麻醉常用辅助用药,广泛用于麻醉前给药、静脉复合麻醉以及局部麻醉。目前临床常用的镇静催眠药物为化学合成药物,大多具有副作用及成瘾性。近来天然药物成为研究的热点,许多天然产物的成分具有良好的镇静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丝叶唐松草乙醇提取物使小鼠自主活动次数明显减少(p<0.05),使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小鼠睡眠时间明显延长(p<0.05)。花生茎叶(生药100g?kg-1)水提物能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入睡率;花生茎叶石油醚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能显著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入睡率,与升高小鼠脑内5-HT含量有关。杜仲雄花水提物能显著增加小鼠睡眠率,有效减少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与戊巴比妥钠有较好的协同作用,能显著增加阈下剂量的小鼠睡眠率,延长阈上剂量的睡眠时间,缩短睡眠潜伏期。蛇床子生药以及不同浓度(65%、95%)的醇提物均有镇静催眠作用,且醒后宿醉反应比地西泮弱。无花果叶提取物能明显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增加阈下睡眠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的只数,延长阈上睡眠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的时间,并减少惊厥小鼠的死亡只数,可能与其含有的香豆素、缬草酸、类黄酮、芸香苷等多种活性成分有关。苦荞醇提物能延长戊巴比妥钠阈上剂量引起的小鼠睡眠持续时间,增加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引起的小鼠睡眠只数,且能明显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综上所述,大量实验结果表明许多中药及中药的不同化学成分均具有不同程度的镇静催眠作用。这些研究结果将为中药安神作用提供物质基础,为寻找与研制新的镇静催眠药物奠定了实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