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轨迹研究

来源 :第五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肺癌化疗患者从首次化疗至6次化疗结束后癌因性疲乏变化轨迹及其预测因素。方法采用纵向研究设计,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入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肺癌化疗患者250名,分别调查患者6次化疗前、化疗结束时、化疗结束后1周共18次的癌因性疲乏情况。采用R4.1软件进行数据管理与分析。运用R软件"lcmm"包中的hlme函数进行增长混合模型(growth mixture model,GMM)拟合,识别轨迹类型,x~2检验进行癌因性疲乏轨迹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分类Logistic回归最终分析癌因性疲乏轨迹的预测因素。结果本研究识别出6条癌因性疲乏的变化轨迹,将其命名为:轻度疲乏稳定型(45.78%)、轻度疲乏缓慢增长型(12.85%)、轻度疲乏高增长型(5.22%)、中度疲乏缓慢增长型(19.68%)、中度疲乏缓解型(6.83%)及高度疲乏缓解型(9.64%)。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宗教信仰、睡眠状况、血红蛋白为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预测因素。结论肺癌化疗患者从首次化疗至6次化疗结束癌因性疲乏呈现出6种不同的发展轨迹,大多以轻度疲乏稳定型为主,说明近半数的患者经历疲乏后会寻求平衡或者逐渐处于适应状态。这部分患者为临床工作中重点干预人群,定期评估、加强沟通、合理管理,通过健康教育等形式改善癌因性疲乏感受,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37.7%的患者随着化疗进程疲乏程度逐渐升高。说明化疗及肺癌疾病本身会加重疲乏的发生与发展。16.47%的患者治疗后癌因性疲乏症状减轻,可能与治疗致使肿瘤缩小,咳嗽、气急等症状减轻有关。5.22%轻度疲乏高增长型患者需重点关注,对于这类患者在轻度疲乏期加强评估,避免发展为重度疲乏患者。这部分患者医疗有一定负担、睡眠状况不佳占绝大部分。临床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不同的发展特点及预测因素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逐步改善肺癌化疗患者的疾病结局。
其他文献
<正>研究目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全民健身事业经历了飞速发展。在十年的时间维度中,全民健身以国家战略的定位,成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一环。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脚步渐渐远去,但以冬奥为契机掀起的全民健身热情却丝毫未减。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刮起了一阵"健身热",但在进行大重量自由力量训练时(即深蹲、硬拉、卧推等非固定器械动作),
会议
新闻与宣传有不同的内涵、作用、要求和方式、出发点和直接目的,两者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把两者混为一谈既损害新闻的质量和作用、媒介的公信力和社会信任,也损害宣传效果。要让两者各司其职,按各自的规律,正确处理其矛盾,科学地认识和把握用新闻做宣传、“典型报道”与宣传、“后真相”与宣传等问题。
壳聚糖作为一种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因具有优良的包装特性和独特的抗菌性能而成为可替代传统石油基塑料的理想食品包装材料之一。同时,借鉴智能包装可以监测包装食品性状和食品周围环境的特点,使得壳聚糖基智能食品包装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壳聚糖的结构与来源,然后详述了壳聚糖作为食品包装材料所具备的包装性能和功能特性,最后重点阐述了指示型壳聚糖基智能食品包装在食品贮藏中的研究进展,尤其是在指示水产品、肉
“双高计划”对高职院校提升国际化水平提出了新要求,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在高职院校国际化进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以湖北省高职院校为例,针对当前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中存在的组织机构建设、师资国际化元素、国际化培养机制、师资国际化能力、院校国际化服务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战略高度、发展策略、实施路径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拓展海外人才引进渠道、优化国际化培训体系、提升教师国际化能力、增强院
增生性瘢痕常见于累及真皮层的皮肤烧创伤后,会导致疼痛、瘙痒、红斑和干燥等,靠近关节的瘢痕挛缩可导致活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外形、肢体功能和心理。压力治疗是增生性瘢痕非手术治疗的一线方案,具有安全、简单、费用低廉、疗效肯定、复发率低等特点。本文对增生性瘢痕压力治疗的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电针“天枢”“上巨虚”穴,观察其对肠易激综合征(IBS)伴抑郁情绪大鼠结肠组织SIRT1及海马组织中SIRT1、CREB及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IBS伴抑郁情绪的作用机制。方法: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与西药组,每组9只。适应性喂养7 d,采用二硝基苯磺酸(DNBS)灌肠结合慢性束缚应激方法,创建IBS伴抑郁情绪大鼠模型。电针组造模后选择双侧“天枢”“上巨虚”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在全球暴发,对人们的生活以及全球的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打乱2022届许多毕业生规划好的就业设想,使很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方向发生新的变化。本文通过对广西北部湾大学2022届艺术设计毕业生开展问卷调查,对疫情前后艺术设计专业就业选择变化进行分析,寻找问题所在,为更有针对性地指导毕业生提供依据,从而更好地做好“六保六稳”工作。
学位
<正>关于我们《教育科学论坛》是一份由四川省教育厅主管、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综合性教育学术期刊。上旬刊(综合版)着重研究教育改革发展理论与实践问题,及时反映教育教学成功经验和教育科研的最新成果,突出综合性、科学性、学术性和研究性;中旬刊(专题版)立足教育实践和教学一线,致力于重大问题研究与探索,体现专题性、实用性、可读性和操作性;下旬刊(职教版)专注于职业教育研究,力图为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搭
期刊
<正>“人民政协为人民”既是新时代赋予人民政协的光荣使命,也是作为一名县政协主席的职责与担当。自担任滦平县政协主席以来,我始终坚持把“讲政治、为人民、助发展、上水平”作为本届政协履职的核心要求,主持实施了“党建引领、制度完善、协商质效、凝心聚智、履职能力”五项提升工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