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于1998年开始住房商品化改革以来,房屋的商品化就开始进入上升轨道,自从2003年以来,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很多学者在研究家庭消费的影响因素时发现,作为家庭重要资产之一的房地产资产具有双重特性:一方面是是家庭耐用消费品,另一方面是家庭投资品,这决定了房地产资产具有不同于股票等金融资产的家庭消费影响效果。但以往对家庭消费和住房市场的研究集中于住房财富通过其对整体财富,信贷余额数和就业的影响刺激家庭消费中的作用上。而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各种新的政策和措施抑制过快上涨的房价,因此在新常态的经济条件下,进一步识别由房地产价格变动所带来的财富效应,进而推动居民消费以外给我国居民消费带来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在本文中,我们更加关注房地产作为消费品的职能。我们利用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2011年,2013年和2015年三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进行实证研究,引入并量化房屋市场影响家庭消费的一种新渠道:购房渠道。并从微观数据入手,将家庭消费分为与住房有关的家庭耐用品消费及装修和与住房无关的其他类消费和食物消费,并通过计量经济模型的运用观察家庭在购房后的经济行为是否对不同种类消费产生影响,以及不同年龄层次对购房后耐用品支出的反应。通过上述数据实证,我们得到在用户购房以后的一年里总消费支出明显,其中家居改善和与住房相关的耐用品消费大增,而与住房无关的耐用品消费和食品则无明显的增长变化。在区分用户为去年进行装修和未装修的之后,发现去年进行装修的用户消费支出明显增加,其中与住房相关的耐用品消费增长更为迅速,而与住房无关的耐用品消费和食品并没有大的改变。由此得出,对于房屋的装修并没有对家庭的基本生活消费支出存在挤出效应,且装修后对于家用电器的购买等是消费总支出的主要原因。最后,通过去年购房且装修的用户的分析得出居民在购房后且进行装修,同样对于消费总支出有显著刺激作用,对于与家庭相关的耐用品消费也大涨,而食品等住房无关的消费并没有大幅度改善。进一步说明了房地产对于消费的刺激短期内主要是通过装修、家居改善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