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副溶血性弧菌与食用未加工或未煮熟的海鲜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了蓝莓提取液对副溶血性弧菌ATCC33847,ATCC17802和F1 3的抑制作用及其抑菌机理。首先测定了蓝莓提取液对副溶血性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其次分别采用扫描、透射电镜和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分析了蓝莓提取液对细菌细胞形态和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蓝莓提取液对副溶血性弧菌ATCC33847、ATCC17802和F1 3的MIC分别为25,25,12.5 m/mL,MBC分别为50,50,25 m/mL。当3株副溶血性弧菌暴露于各自的MIC时,细菌细胞出现细胞质的渗漏,导致细胞内大量空洞,周围的外排代谢物消失,外膜表面变得不规则。蓝莓提取液上调了副溶血性弧菌fadL和nusA基因的表达,fadL基因上升使细胞膜结构变形,nusA基因的上升使转录终止,蛋白质合成受到抑制。但是下调了仲长因子ef-Tu基因的表达,导致细菌细胞的仲长和生长受到抑制。本研究表明蓝莓提取液对副溶血性弧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开发为天然绿色防腐剂保障水产品的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