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探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jinyi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微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汗法亦称解表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和气血、宣发肺气以促进发汗,使邪气随汗而解的治法,该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与实用价值,故一直被列为八法之首。汗法具有发散、通透、升浮的特点,其在体内的作用趋势是向上向外,善驱在表、初起、偏上之邪。由于表邪侵袭部位在肌表,而汗法的主要作用是解表,就是通过发散,已达驱除外感六淫之邪的目的,因此该法为驱除表邪的最佳治疗方法;其次,发汗又是解除表热的重要途径。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红肿疼痛变形、功能障碍、屈伸不利,是邪气(风、寒、湿、热)与气血相搏,痹阻于关节所致,非辛以开腠理,散郁结不足以通痹。故治痹之法,当以汗法为捷。汗法作为八法之首,其应用是及其灵活的。医者临证时,尚需根据患者体质和疾病特点,从药物选择、方剂配伍、剂量大小等诸方面加以斟酌。故正确的方法是“微微似欲出汗”。只有顺应湿邪的致病特点, 采用微汗法使阳气冲斥于肌腠表里之间,缓缓蒸发,营卫才能通畅,风湿之邪才能尽去。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一种慢性消耗性的疾病,多数病人伴有气血亏虚,故不宜使用峻汗法。麻黄加术汤,麻杏薏甘汤就是微汗法的代表方。麻黄加术汤方中麻黄得白术,则虽发汗但不致过汗,术得麻黄,则能行表里之湿.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中麻黄仅用半两配杏仁微汗解表,宣散风湿。故在临床中使用汗法不能生搬硬套,千篇一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微汗法为宜。关于汗法的现代研究,现在主要认为有以下几个作用:1、促进汗腺分泌和血管舒张反应,以利于驱除病邪,其中可能包括排泄毒素、中和毒素、抑制细菌与病毒,以及加强机体吞噬细胞的防御能力等。2、扩张周围血管,以发散体温而起退热作用。3、改善全身和局部的循环功能,促进代谢产物的排泄和局部炎症的吸收。4、通过发汗和全身循环的增强,增加肾小球过滤等作用,以排除体内潴留的水分等.尽管人体汗腺的发育和数目个体差异很大,但一般认为总数曰500万,可见发汗可从汗腺排除大量水分,故汗法又为排水的重要方法。汗与尿的成分相似,从汗腺可排除大量废物、病毒、毒素等;汗的成分含Na、 K等盐和葡萄糖、蛋白质、乳酸等其他物质,故汗法又是排出盐分,减肥的重要方法。5、现代药理学研究,发汗解表药多味辛,含存挥发油,具有发汗、解热、镇痛、利尿等作用。其基本药理作用与兴奋神经中枢和扩张周围小血管有关。解表药在体外抗菌试验中发现多数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而且有的抗菌普广。结论针对风、湿致病特点而确立的微汗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与价值,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具有独特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和头胞哌酮对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大叶性肺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头胞哌酮和阿莫西林静脉推注,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结果:两组患者
<正>目的:分析和评估老年患者静脉采血困难的影响因素,讨论老年静脉采血的改进方法。方法:按采血成功与失败的病例比1:1,随机各选取75例老年患者。以年龄分布、静脉弹性、充
会议
现有《预算法》没有规定各级人大的预算修正权,虽然有一些地方性法规对人大的预算修正做了相关规定,并且在实践中也出现了零星的预算修正现象,但是仍然给人大行使"钱袋子"权
刑罚谦抑理念已广为学界认同。在刑罚日趋轻缓的时代,我国监禁刑在执行中应更多体现出谦抑性。在我国,刑罚谦抑性在监禁刑的实践中,应当从刑罚执行谦抑理念的养成、刑罚执行
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普及后,手术技巧向着微创方向发展。但未解决精确定位问题,Robert等人发明神经导航系统后,解决了神经外科手术术前精确定位的难题。它能根据患者的影像学资
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交联型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AM),对影响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水解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以饱和溶胀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对水解温度、水解度、水解时间等因
空气肉眼不可见,但很久之前人们便知道它是动态的,也了解若失去空气,我们几分钟内就会死亡。随着1771年人们发现氧气以及1802年发现原子,我们现在至少能够尝试构建出空气图像
运用运动化学和运动生理学的原理对运动减肥进行科学的思考,以期为全民健身运动更好的开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以天然水体中普遍存在的天然有机物腐殖酸(humic acid,HA)为模型污染物,采用PVC合金中空纤维超滤膜去除水中腐殖酸。以腐殖酸去除率和水透过系数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
目的:白血病是人类好发的的恶性肿瘤,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异常而导致的恶性增殖性疾病。迄今白血病的治疗仍主要采用传统的大剂量联合化疗,但此疗法副作用大,复发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