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微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汗法亦称解表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和气血、宣发肺气以促进发汗,使邪气随汗而解的治法,该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与实用价值,故一直被列为八法之首。汗法具有发散、通透、升浮的特点,其在体内的作用趋势是向上向外,善驱在表、初起、偏上之邪。由于表邪侵袭部位在肌表,而汗法的主要作用是解表,就是通过发散,已达驱除外感六淫之邪的目的,因此该法为驱除表邪的最佳治疗方法;其次,发汗又是解除表热的重要途径。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红肿疼痛变形、功能障碍、屈伸不利,是邪气(风、寒、湿、热)与气血相搏,痹阻于关节所致,非辛以开腠理,散郁结不足以通痹。故治痹之法,当以汗法为捷。汗法作为八法之首,其应用是及其灵活的。医者临证时,尚需根据患者体质和疾病特点,从药物选择、方剂配伍、剂量大小等诸方面加以斟酌。故正确的方法是“微微似欲出汗”。只有顺应湿邪的致病特点, 采用微汗法使阳气冲斥于肌腠表里之间,缓缓蒸发,营卫才能通畅,风湿之邪才能尽去。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一种慢性消耗性的疾病,多数病人伴有气血亏虚,故不宜使用峻汗法。麻黄加术汤,麻杏薏甘汤就是微汗法的代表方。麻黄加术汤方中麻黄得白术,则虽发汗但不致过汗,术得麻黄,则能行表里之湿.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中麻黄仅用半两配杏仁微汗解表,宣散风湿。故在临床中使用汗法不能生搬硬套,千篇一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微汗法为宜。关于汗法的现代研究,现在主要认为有以下几个作用:1、促进汗腺分泌和血管舒张反应,以利于驱除病邪,其中可能包括排泄毒素、中和毒素、抑制细菌与病毒,以及加强机体吞噬细胞的防御能力等。2、扩张周围血管,以发散体温而起退热作用。3、改善全身和局部的循环功能,促进代谢产物的排泄和局部炎症的吸收。4、通过发汗和全身循环的增强,增加肾小球过滤等作用,以排除体内潴留的水分等.尽管人体汗腺的发育和数目个体差异很大,但一般认为总数曰500万,可见发汗可从汗腺排除大量水分,故汗法又为排水的重要方法。汗与尿的成分相似,从汗腺可排除大量废物、病毒、毒素等;汗的成分含Na、 K等盐和葡萄糖、蛋白质、乳酸等其他物质,故汗法又是排出盐分,减肥的重要方法。5、现代药理学研究,发汗解表药多味辛,含存挥发油,具有发汗、解热、镇痛、利尿等作用。其基本药理作用与兴奋神经中枢和扩张周围小血管有关。解表药在体外抗菌试验中发现多数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而且有的抗菌普广。结论针对风、湿致病特点而确立的微汗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与价值,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具有独特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