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沂沭泗直管区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几点思考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xiaojie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根据沂沭泗直管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沂沭泗直管区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若干保障措施。
  关键词:沂沭泗直管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措施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2012年《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文)出台,对实行该制度作出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基于我国的基本水情和突出的水资源问题,面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需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协调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生态与环境安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用水保障关系所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管理水资源的制度设计与安排。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落实“三条红线”和建立“四项制度”。 “三条红线”即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納污红线,“四项制度”即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用水效率控制制度、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2.概况
  沂沭泗流域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为235.31亿m3,人均地表水资源量431 m3,亩均为292 m3,仅是全国人均2630 m3的16.4%,全国亩均1800 m3的16.2%,是我国缺水区之一。
  沂沭泗直管范围内(含南四湖支流入湖口5km以内)共有取水口457处,其中农业用途取水口415处,占总取水口数量的91%,工业用途取水口20处,占总取水口数量的4%,生活(包括生态)用途取水口22处,占总取水口数量的5%。
  沂沭泗直管区共有水功能区有22个,其中一级水功能区3个,区划河长87.2km,二级水功能区19个,区划河长567.8km。
  3.沂沭泗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所开展的工作
  3.1编制《沂沭泗局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和《“十二五”期间沂沭泗局推动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分工》,确保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落实
  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推行“三条红线”控制管理,按照水利部《关于印发落实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沂沭泗局结合沂沭泗直管区水资源管理实际,于2013年3月编制了《沂沭泗局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和《“十二五”期间沂沭泗局推动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分工》,提出了落实“沂沭泗直管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必要性,细化了工作任务,明确了责任分工,制定了目标任务。
  3.2编制《沂沭泗直管区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方案》,促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编制有序开展
  在认真总结沂沭泗直管区水资源管理现状、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沂沭泗直管区水资源管理实际和水利部的新要求,基于“确保工程安全运行,维护河湖健康生命,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管理定位,确定了2015~2020年沂沭泗直管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系统框架和主要任务。从制度建设、信息平台建设、调度体系建设、水资源管理能力建设、日常监督管理五个方面,提出总项目数30个、总经费近1.5亿元的沂沭泗直管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
  3.3 狠抓沂沭泗直管区水资源专项执法检查,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执法保障,根据水利部《关于开展水资源专项执法检查活动的通知》要求,每年开展沂沭泗直管区水资源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对直管区内重要的取水户进行专项执法检查,通过现场查勘询问、听取介绍、查验相关资料和档案,对取水户是否依法办理取水许可申请并持有合法有效的取水许可证、是否按照有关规定取用水、取水计量设施安装运行情况、节水设施建设运行情况、废污水处理和退水情况等进行全面检查、核实和取证。对执法检查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并对整改进度进行跟踪监督检查。
  3.4 履行管理职责,配合淮委开展水量分配、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等相关工作
  为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抓紧制定主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建立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的要求,按照水利部《关于做好水量分配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参与、主动配合淮委完成了《沂河水量分配方案》和《沭河水量分配方案》相关工作。
  按照国家水资源监控平台3年基本建成、5年完善的进度安排,按照《水利部关于加强取用水计量监控设施建设的通知》(水资源﹝2013﹞408号)文件要求,我局及时组织三个直属局对直管范围内取用水户及计量设施安装运行情况进行了检查,针对直管区内应建国控监测点的重要取用水户,提出了建设建议。
  4.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所面临的问题
  4.1个别地方性法规与法律、部规章存在冲突
  在沂沭泗直管区,沂沭泗局职责之一是对水资源、控制性工程统一管理和调度,对取水许可实行全额管理。沂沭泗局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既有面向地方政府和部门的宏观管理,又有面向具体用水户的直接管理,这一体制设置有利于促进该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但是个别地方人大和政府出台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将应属流域机构的管理事权划归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从而在直管区形成了“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局面,致使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得不到有效落实。
  4.2流域与区域水资源管理体制尚待进一步理顺
  在水资源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着水资源管理条块分割、相互制约、职责交叉、权属不清的问题。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之间存在不同的利益需求,水资源管理工作需要协调的关系复杂,协调难度较大。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论证越权审批、越权管理问题依然突出。流域与区域之间的事权化分不够清晰,既存在管理错位又存在管理越位,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机制尚不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尚不到位。
  4.3流域水资源管理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
  流域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滞后,尤其是两省交界之处缺少控制性水资源工程,这给流域水量分配及调度工作带来很大困难。部分地区供水和水源结构不合理,供水保障程度低,区域间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差别大,开发过度与开发不足并存,尚未形成水资源合理配置体系。沂沭泗局虽然管理着流域性河湖工程,但入河、入湖支流及穿堤引、排水建筑物等取水口门绝大多数仍有地方管理,流域管理机构既缺少控制性手段,又没有必要的计量设施,这给取水口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4.4流域水资源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强化
  水资源观测和监测的技术手段落后,硬件建设投入不足,增加了水资源管理的难度,也成为严格水资源管理的薄弱环节。目前水资源管理缺少必要的监控设备和监测手段,难以对省界断面和取用水户进行有效控制。农业用水和生态用水难以计量,水网地区的监测面临技术困难,这些问题短期内难以完全解决,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面临严峻挑战。加之受编制影响,目前管理人员较少,尤其是基层局管理人员少,经常一人身兼多职,已不能满足当前水资源管理的需要,监管与执法存在很多困难;水资源管理经费与工作量相比也严重不足。
  5.沂沭泗直管区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保障措施
  5.1深化水利改革,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水利事权
  为贯彻落实2011年一号文件精神,水利部研究制定了《水利部关于深化水利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水行政管理职能改变,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对沂沭泗直管河湖水资源管理,要加强对河湖取水工程建设监督管理,加强取水许可管理及水资源管理工作制度建设,积极研究实施有效统一管理的措施办法,推动完善直管范围内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配套政策法规的出台,从法律和行政上理清各自分工,合理划分事权,找准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的结合点。
  5.2加强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全民的水患意识
  国务院《意见》要求,广泛深入开展基本水情宣传教育,强化社会舆论监督,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水忧患意识和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形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良好风尚。充分利用 “六五”普法、中国水周、世界水日宣传水法规,切实加强对取用水户依法用水和节约用水及提高用水效率的宣传,努力营造依法管水、用水的良好氛围。
  5.3强化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工作
  对新建、改建和扩建取水建设项目,及时发现,并督促进行水资源论证,通过水资源論证和取水许可审查审批环节,限制高耗水、高污染项目,使项目取水符合相关水资源规划及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的要求。严格按照取水许可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日常巡查,确保对直管区的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到位。加大水资源执法力度,坚决查处违法取水行为。加强与取用水户的联系和沟通,结合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和执法检查工作,引导取水户自觉履行取水义务和承担社会责任,依法缴纳水资源费及水利工程水费。
  5.4加强队伍建设,不断增强流域水资源管理能力
  加强水利队伍建设,以适应水利改革发展新要求,全面提升水利系统干部职工队伍素质。局机关、直属局水资源专职管理机构已组建,应进一步充实专业人员,推动基层局配备专职水资源管理人员,明确职责任务,健全规章制度。加大水资源管理培训力度,促进管理人员工作水平的提升。
  5.5抓住建设机遇,建好水资源技术支撑平台
  水利建设计划方面今后一段时期支持的重点是水资源监测管理。应抓住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最佳时机,补充完善直管区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做好水资源监测站网、水资源监控系统及水资源配置服务系统建设,逐步实现对流域主要用水户和用水口门的全程监测。建好水资源管理的技术支撑平台,适应沂沭泗局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苗建中.建立符合淮河流域实际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治淮.2012(10).
  [2]朱国勋.流域管理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治淮.2012(10).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