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辨证配穴针刺配合常规康复治疗脑梗死导致的运动性失语的临床效果,探讨辨证配穴针刺配合常规康复治疗在脑梗死患者语言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64例脑梗死导致的运动性失语患者(与《第4届全国脑血管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内对于该疾病的诊断相吻合,存在运动性失语,并经头颅MRI证实),年龄在65-75岁之间,发病时间在1个月内,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的设计方案进行研究,将符合要求的样本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1.干预措施: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按脑梗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选择相同的治疗方案),对照组为常规康复治疗方式,即言语治疗、作业治疗及针刺治疗;研究组对患者进行辨证,根据辨证结果加以配穴针刺,并配合常规康复治疗。对患者进行辨证论治及行使针刺治疗人员为医院中医康复师,经过统一培训,针刺手法可达同质。患者入院第2天开始治疗,每天针刺1次,每周治疗5天,共治疗5周,哑门每次留针2分钟左右,廉泉穴每次留针15分钟,其余各穴留针30分钟。2.评定内容:(1)运用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estern aphasia batterry,WAB)方法评估患者语言功能,观察患者失语商(adversity quotient,AQ),评价患者的自主讲话、理解、复述、命名4项基本的语言功能。(2)运用汉语失语成套测验(Aphasia battery of Chinese,ABC)方法观察量表中各亚项改善情况,评价患者口语表达、听理解、阅读、书写的语言功能。(3)运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1.组内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的WAB法评分、ABC法评分及NIHSS评分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组间比较:治疗前分组随机平衡,两组患者一般状况及治疗前WAB法评分、ABC法评分及NIHSS评分各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线稳定良好,具有可比性(P>0.05)。3.治疗后组间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WAB法评分、ABC法评分及NIHSS评分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辨证配穴针刺结合常规康复治疗与单纯的常规康复治疗均有效的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运动性失语。2.根据患者的辨证情况,辨证配穴针刺治疗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可以促进患者语言功能恢复,改善沟通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其疗效优于单纯常规康复治疗。辨证配穴针刺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