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绑架是一个试图通过施加压力改变他人道德判断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个体的道德判断/行为时常受到他人的影响,并且有可能演变成造成不良影响的社会现象。目前关于道德绑架的实证性研究有待补充,本研究试图探讨道德绑架对个体关于不幸事件激发的情绪变化及其中可能的影响因素。本研究招募60名大学生被试(男生30名,女生30名),采用故事情境任务,控制故事主人公的性别、年龄、不幸事件的损失程度以及故事长度,让被试听完故事后进行小组讨论(合伙人扮演讨论者参与)后,自评报告其对故事主人公的同情程度以及对不幸事件体验到的情绪变化。故事可分为不幸事件可控性高/低两个版本,在讨论中合伙人加入标准化的观点表达句式(比如"你们居然不同情她,不为她感到难过吗?"等)作为道德绑架操作。因此实验采用了2(道德绑架:是,否)×2(不幸事件可控性:高,低)的被试内设计,以情绪自评量表的评分为因变量,来考察道德绑架这一过程及带来的相关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道德绑架会使被绑架者产生更多的负面情绪,并且男性在受到道德绑架后会较女性产生更多愤怒情绪;2)在道德绑架前同情情绪的产生和道德绑架后厌恶情绪的增加两个过程中,情境可控性都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深化对道德绑架这一过程的理解,并且针对其中发现的情绪变化这一结果对于我们理解人群社会生活中的道德绑架事件提供了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