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BDS精密卫星钟差估计与分析

来源 :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j0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的发展,对卫星轨道和钟差改正精度的要求不断提升.卫星钟差实时估计已经成为影响PPP实时解算重要因素之一.IGS及其下属的分析中心早已为GPS提供实时钟差产品,并通过网络进行播发,但北斗系统尚没有类似公开提供实时钟差产品的机构.因此,生成高精度的北斗实时钟差对提升北斗应用服务水平意义重大.本文对北斗实时钟差估计模型、相关误差改正及解算流程进行了说明.数据采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实验跟踪网(MGEX)站的北斗观测数据.基于修复周跳的载波相位观测值与相位平滑伪距观测值,选用欧空局ESA/ESOC公布的BDS卫星天线相位中心改正模型,采用无电离层延迟非差精密卫星钟差估计模型进行实时钟差估计.采用自编软件实现BDS实时精密卫星钟差估计,将精密钟差实时产品分别与COD、GFZ、WUM发布的精密钟差进行二次差,对实时钟差产品的精度进行评估.试验结果表明,自编软件单次20站解算耗时优于0.03s,自主估计的实时卫星钟差与COD、GFZ、WUM发布的最终精密钟差均具有较好一致性,互差优于0.2ns,MEO精度最高优于0.1ns.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视觉科学领域的逐渐发展,视觉导航技术已经成为继无线电导航、惯性导航等又一稳定可靠的导航手段.视觉导航技术具有高自主性、无源性、低成本性等特点,并且可以很
本文利用中国区域的GPS观测数据对赤道异常区北驼峰的GPS-TEC进行了研究.TEC的反演利用了球谐函数模型,球谐系数的计算利用的是神经网络算法.本文利用了2016年分布在115°E的
随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的不断发展,各类基于GNSS的差分服务系统层出不穷,广泛地服务于不同需求的用户.广域差分系统主要通过GEO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