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美亚2号高水分玉米焦糊性状的试验研究

来源 :2016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国际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bf1s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是世界上三大种植作物之一,而黑龙江垦区是我国玉米主要产区之一,主要种植德美亚品种,每年冬季都有大量的玉米需要干燥到安全水分。而最近几年由于东北秋季降雨量增加导致秋涝,再加上东北地区的玉米在生长期间有效积温不够,造成玉米收获时水分通常在35%左右,甚至高达40%以上。如此高的玉米水分,在实际干燥过程中发现用常规干燥方法干燥会造成焦糊率上升,严重影响了玉米的品质和外观,不符合粮食收购标准,从而使玉米的市场价值降低,农民的经济收入减少。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本文首先通过试验的方式将干燥后达到相同安全水分的德美亚2号正常籽粒与焦糊籽粒内淀粉、蛋白质、脂肪含量变化进行对比,发现籽粒产生焦糊现象后,其营养成分发生明显的变质。同时分析两种籽粒在干燥过程中的籽粒内部各部分的水分变化,发现焦糊现象产生是由于籽粒表层在热气流的作用下水分急剧汽化,内外层水分差异也越来越大,如果干燥介质温度过高,物料表面的温度超过了其能够承受的温度,就会发生焦糊现象。接着通过改变风温、风速、时间,来使干燥时德美亚2号高水分玉米的物料温度发生变化。不同的物料温度时,用色差仪记录玉米色度的变化。分析物料温度达到多少时发生焦糊反应。最后以热风风速、热风温度、干燥时间为因素,物料温度为评价指标,对德美亚2号高水分玉米进行二次回归旋转正交试验,并进行方差和回归建模分析。对各个因素进行显著性分析并求出三个因素的最佳干燥参数组合。该研究为高水分玉米的干燥工艺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