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保护馆藏浮放文物,受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委托,项目组研发了一种直线导轨式隔震装置,以雅安博物馆某展柜及在陈文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振动台试验为主的方法,对隔震装置的动力特性及隔震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项目组研发的隔震装置的构造组成为:底板、中间板、面板、滑块、弹簧、直线导轨、阻尼器、固定块、缓冲块;隔震机理为:利用弹簧提供隔震装置刚度,利用橡胶片提供隔震装置阻尼,利用直线导轨控制隔震装置运动方向,地震作用下,滑块沿直线导轨滑动,产生隔震效果,且正交双向导轨实现水平双向隔震。试验装置的布置方式为:隔震装置浮放于振动台面,展柜固定在隔震装置顶板,陶瓷文物浮放于展柜内。首先采取自由振动法获得隔震装置的基频与阻尼比,然后对试验装置开展振动台试验。施加在振动台面的地震波有以下7种:Chichi波、TH1TG040波、人工波、汶川波、以及3种楼面波,每种地震波的强度峰值分别为:0.1g、0.2g、0.3g、0.4g、0.5g,地震波作用分别考虑单向及双向,研究上述工况条件下展柜及文物的地震响应。具体评价指标包括:文物(展柜)加速度响应曲线及峰值,传导比(文物加速度响应峰值/振动台面加速度峰值),文物(展柜)位移响应曲线及峰值,隔震装置行程及复位能力。试验结果表明:(1)本试验所采取的的7种地震波、5种地震烈度、水平单向或双向地震波作用下,展柜内文物均能保持稳定状态。(2)隔震装置基频为0.3Hz,阻尼比为8.9%,恢复力为非线性特性。(3)在指定强度地震波作用下,文物传导比R恒小于1,即隔震装置始终能发挥隔震效果;对于任何一种地震波而言,当地震波输入强度增大时,R有减小的趋势,反映了地震强度越大,装置的隔震性能越好的特点;装置在x、y向均能发挥有效隔震作用,且在双向传导比最大均可降至0.22。(4)各地震作用下,文物(装置)保持稳定振动状态。(5)各地震波作用下,隔震装置复位能力很好,基本上能保证每次地震后恢复到初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