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迁儿童的城市认同与学校和心理适应的关系:学业成就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oer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有关留守和流动儿童的相关研究较多,涉及流动儿童回迁至生源地的后续研究却相对较少,这些曾经在城市有过生活和学习经历、现在又返回农村读书和生活的儿童通常被称为回迁儿童。目前对回迁儿童的关注点主要在教育安置和教育衔接问题上,对回迁儿童的文化认同、学校和心理适应等方面的研究涉及较少。不同于农村儿童单纯处于乡村文化背景中,回迁儿童对城市和乡村两种文化均较熟悉,已有研究表明对两种文化都接纳的儿童其适应是最成功的。本研究试图比较回迁与非回迁儿童的城市和乡村文化的认同程度与其学校和心理适应的关系。研究对象是743名农村中学七、八、九年级学生,其中547名为农村普通儿童,193名为回迁儿童。使用教师评价量表、儿童自我报告问卷考察他们的城市认同、乡村认同、孤独、抑郁、自尊、学业成就及社会能力。结果表明:(1)在城市认同上,回迁儿童高于非回迁儿童,乡村认同上,非回迁儿童高于回迁儿童;(2)儿童类型与城市认同的交互作用对学业成就预测显著,其中回迁儿童与城市认同的交互作用能显著预测学业成就,从而预测其心理适应和社会能力,非回迁儿童不能预测,所以只有在回迁儿童中学业成就起中介作用,非回迁儿童并不存在中介作用;(3)回迁儿童的城市认同经由学业成就正向预测自尊和社会能力,负向预测孤独和抑郁。
其他文献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悟,潜能和创造性才得以充分发挥。如果教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够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而且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将产生持续性的影响。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培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在课堂上,学生就会主动发表意见,说明自己的看法,积极思考老
<正>目的:以睡眠卫生指导为基础治疗,观察安神汤辨证加减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的108例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和西药组,均治疗4周,评价治疗前
改革开放以来,酰胺类除草剂生产工业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农药除草剂生产工业之一,然而生产酰胺类除草剂会消耗大量的资源并生产大量浓度高且难以处理的污染物。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环保要求的提升,农药生产环境污染问题成为政府管理部门关注的重点问题,我国政府通过制定环保法规、行政措施、节能减排任务等对酰胺类除草剂生产工业进行强制性环境管理,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清洁生产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在大量调研国内外
在如今的高油价时代,石油已经成为事关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战略资源。由于各大石油消费国之间、消费国与资源国之间、资源国与资源国之间存在各种矛盾,关系错综复杂,对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