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有关留守和流动儿童的相关研究较多,涉及流动儿童回迁至生源地的后续研究却相对较少,这些曾经在城市有过生活和学习经历、现在又返回农村读书和生活的儿童通常被称为回迁儿童。目前对回迁儿童的关注点主要在教育安置和教育衔接问题上,对回迁儿童的文化认同、学校和心理适应等方面的研究涉及较少。不同于农村儿童单纯处于乡村文化背景中,回迁儿童对城市和乡村两种文化均较熟悉,已有研究表明对两种文化都接纳的儿童其适应是最成功的。本研究试图比较回迁与非回迁儿童的城市和乡村文化的认同程度与其学校和心理适应的关系。研究对象是743名农村中学七、八、九年级学生,其中547名为农村普通儿童,193名为回迁儿童。使用教师评价量表、儿童自我报告问卷考察他们的城市认同、乡村认同、孤独、抑郁、自尊、学业成就及社会能力。结果表明:(1)在城市认同上,回迁儿童高于非回迁儿童,乡村认同上,非回迁儿童高于回迁儿童;(2)儿童类型与城市认同的交互作用对学业成就预测显著,其中回迁儿童与城市认同的交互作用能显著预测学业成就,从而预测其心理适应和社会能力,非回迁儿童不能预测,所以只有在回迁儿童中学业成就起中介作用,非回迁儿童并不存在中介作用;(3)回迁儿童的城市认同经由学业成就正向预测自尊和社会能力,负向预测孤独和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