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保护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fans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共有8种穿山甲,中国穿山甲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及台湾和海南岛,少数见于与我国广西、云南接壤的国家,是生态系统中极其重要的物种之一,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它是世界五大害虫之一——白蚁的天敌,甲片是名贵的中药材原料,肉是上等的滋补品,皮可制革。它曾是一种常见的动物,然而,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下,人们为药用、食用和革用对穿山甲大肆猎杀,加上栖息地的丧失和破坏,导致野生种群数量急剧下降,30年来至少下降了80%,不少地方已难见其踪迹,未来命运令人十分担忧,栖息地内的种群密度已低至0.001134~0.056头/平方公里,雌雄已很难有交配机会,如果仍不采取措施加以保护,这个物种极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在我国永远地消失。曾是穿山甲大省的广西,现仅存野生穿山甲约1180头。穿山甲种群日趋濒危的状况,国际保护组织及我国政府给予了广泛关注:早在1975年该物种就被列入CITES附录Ⅱ至今;1996年起被列入IUCN受胁物种红色名录(Red List);1989年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1998年《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将其列为易危级(V)。我国老一辈兽类学家杨炯蠡、盛和林、胡锦矗、王歧山、刘振河、诸葛阳、罗蓉等也先后提出要重视该物种的保护。中国穿山甲还是我国《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规定保护的野生药材物种之一,并被列入我国14种最濒危的野生药用动物名录,是我国中药现代行动计划中提出的,必须要采取措施加以保护的物种。保护我国野生穿山甲资源,开展中国穿山甲保护生物学研究已到了十分紧迫的程度,这不仅是保护物种多样性的需要,也是我国中药现代化的需要。
其他文献
介绍了跨河简支梁桥采用超薄千斤顶少支架整体抬升的工艺,从而避免了桥下河底的地基处理,降低了对河道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并结合抬升施工对过河管线进行了相应改造,改善了桥梁景观
针对在很多通县、通乡公路上的小跨径空心板桥不能用预制安装的方法,只能用现浇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的问题,以务川县通达大桥空心板引桥的施工对满堂式钢管支架的施工方法进行了
目的比较CT和MRI对诊断颈静脉球瘤的优缺点.方法根据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颈静脉球瘤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CT、MRI影像表现. 结果 MRI能较好地显示肿瘤的位置、形态和范围,对
儿童脑瘫康复工作涉及患者、治疗师、医师三方关系,本文通过对三者管理问题的探讨,提出开展病人住院式管理,加强对治疗师技术培训、思想素质教育,管床医师专职的主张。
会议
1试验目的展示特福力(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在推荐剂量下对桃树蚜虫的防治效果。2供试药剂特福力,美国陶氏益农公司提供。10%吡虫啉可湿性性粉剂,江苏克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