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外科取精方式对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取精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qwqw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不同取精方式对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取精结局的影响。方法2012年6月至2015年3月NOA患者共107例,年龄21~45岁,平均31岁,不育年限1~18年,平均3.5年。其中TFNA组42人,TESE组30人,MD-TESE组35例,三组在年龄、睾丸体积、不育年限、FSH水平均无差别。所有患者均三次以上检查精液离心沉淀未见精子,符合无精子症诊断标准。单侧睾丸体积>6ml,且通过性激素、经直肠彩超、染色体核型分析、Y染色体AZF微缺失检测等排除梗阻因素及遗传因素。对比三组在取精成功率、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并观察术前与术后3个月血清总睾酮水平的变化。结果TFNA组SRR为26%(1 1/42),TESE组SRR为33%(10/30),MD-TESE组SRR为48%(1 7/35),MD-TESE组SRR均高于睾丸TFNA组(P<0.01)和TESE组(P<0.05)。三组术后均未发生感染和睾丸萎缩,TFNA组合TESE组分别有1例发生阴囊血肿,术后3个月血清总睾酮水平与术前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NOA患者来讲,MD-TESE是一项更安全、更有效的精子获取技术,但需要结合患者经济情况、个人意愿等综合考虑。目前已知,SRR与病理组织学类型密切相关,如唯支持细胞综合征,SRR要远低于生精阻滞等病理类型,采取不同取精方式成功获取精子的患者其对应睾丸病理组织学类型是否存在相关,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且如何在术前对可能存在生精的部位进行准确定位,减少术中对患者的损伤,进一步提高SRR,也将是睾丸显微取精的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随着征管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税收征收成本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以尽可能小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税收收入,成为当前税收征管工作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目标.有关资料显示,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