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自发性脑脊液漏被认为是自发性颅内低压(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SIH)的重要原因。使用神经影像技术查找脑脊液漏出的部位(漏点),对于靶向血贴治疗及外科手术修补具有重要意义。常用手段包括脊髓造影后薄层全脊柱CT扫描和脊髓核素造影等。前者属于有创检查,且存在X线辐射暴露和造影剂副作用等风险,后者则存在分辨率较低等问题。晚近发现磁共振脊髓水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myelography,MRM)能够更加清晰显示脑脊液的漏出信号,因此,MRM作为非侵袭性技术在检测脑脊液漏点方面更具优势。目的:研究MRM对SIH患者脑脊液漏点检测的敏感性和靶向硬膜外自体静脉血贴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5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SIH患者11例(男性3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41.45±4.88,年龄跨度27-54岁),采用超导型磁共振成像扫描系统对11例SIH患者进行MRM检查。对MRM检查找到的脑脊液漏点采取靶向硬膜外自体静脉血贴治疗,对未找到明确脑脊液漏点的患者采取非靶向注射治疗,观察疗效。血贴治疗后3天头痛症状明显减轻结合2周后MRM检查漏点消失为临床治愈。结果:11例SIH患者中有7例发现脑脊液漏,阳性率为63.6%。漏点主要分布在颈部,其中6例为单发漏点,1例发现2处漏点,分别在颈椎及腰椎。漏口相应水平神经根鞘增粗变形,周围可见硬膜外间隙积液和鞘旁软组织内积液。对有漏口的患者行靶向硬膜外自体静脉血贴治疗,对未发现漏点的行非靶向硬膜外自体静脉血贴治疗。靶向治疗的1次治愈率为85.7%,非靶向治疗的1次治愈率为80%,两者疗效接近。被治疗的患者中仅1例于注射后短时间内出现头痛反应,其余患者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MRM对SIH的诊断敏感性高,并可有效用于血贴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估。